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AI)IT总投资规模为3158亿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增至8159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2.9%。聚焦生成式AI,IDC预测,全球生成式AI市场五年复合增长率或达63.8%,到2028年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将达2842亿美元,占AI市场投资总规模的35%。中国将继续引领亚太地区人工智能市场发展,占亚太地区人工智能总支出超五成,预计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总投资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5.2%。
3月6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中外媒体全程开放。全国人大代表、三峡大学校长黄艳表示,数字孪生水利是服务流域管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新质生产力,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在水利管理中具有良好基础。数字孪生水利可提升水利系统的感知、分析和决策能力,为流域治理管理、工程调度运行等做出决策支持。水利部积极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在长江流域已有数字孪生三峡、汉江、丹江口等成功案例,在长江流域管理、工程安全保障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表示,湖北是传统通航大省、制造强省、科教大省,通航年飞行小时数长期位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在推进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上具有先天优势。他建议国家在空域使用、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和经费保障等四个方面给予湖北重点支持。如支持湖北打造军地民空域协同管理体系,将湖北具备先发优势的武汉、荆门等城市纳入国家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在低空运行、安全监管、服务保障模式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具身智能非常有前瞻性,他在今年提的建议中也涉及相关内容。何小鹏称,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很像十几年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早期(发展阶段),所以国家的政策、法规在前期的规划、牵引、指导非常关键。何小鹏表示,相信中国的具身智能在五年到十五年之间会出现像新能源汽车一样如此之巨大的(产业),不仅在中国领先,而且会在全球领先。
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1988年大学毕业加入海尔,见证了海尔全球化的全过程。他说,总结下来有3个关键词,坚守、创新、共赢。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家电创新的佼佼者,全球每10件家电专利有7件来自中国。“人工智能是中国企业的时代机会,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不断创造出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3月4日消息,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3月4日表示,智驾平权的本质就是把智能驾驶技术向更多的车型中推广,从高端车型推广到一般车型,这与智驾技术(成本)降低是相关联的。“未来的车型一定都是智驾车型,智驾平权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情。”冯兴亚称,但在当前自动驾驶的早期阶段,由于技术成本还比较高,在低价车型中应用的话,消费者可能无法接受这个成本,但我认为智驾技术成本的降低会非常得快,超出想象得快,很快智驾平权就会变得很(普及)正常。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向2025年全国两会提出9条建议:加快构建国产算力平台上的自主可控大模型及产业生态;预防大模型生成“幻觉数据”充斥互联网带来的危害,从技术研发和管理机制上构建可信的信息环境;优化生均经费支出结构,为“AI+教育”提供持续经费保障;系统构建AI时代的人才画像和培养体系,创新评价方法;发展AI新岗位,完善AI失业保障打造AI就业友好型社会;丰富和优化“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AI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系统性构建“AI+医疗”标准规范推动行业良性健康发展;加速推动科技适老体系建设:助力老年群体共享“AI”红利;以科技助残打造无障碍社会环境,创新建设人文关怀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议,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空空域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现有法律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制订《低空空域管理法》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建议:明确低空空域安全红线;总结试点省份成功经验,完善配套制度规范;构建低空空域管理体系,完善低空空域新基建;建立健全低空行业标准体系。
据CNBC,Perplexity AI 周六(18日)向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提交了一份要约,提议Perplexity与TikTok美国分公司合并。知情人士透露,新的公司架构将允许字节跳动的大多数现有投资者保留其股权,并将为Perplexity带来更多视频。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今天(10月29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言人介绍,锚定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工程全线正在全面推进各项研制建设工作。目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航天服、载人月球车等正按计划开展初样产品生产和相关地面试验,先后完成了飞船综合空投、着陆器两舱分离、火箭芯一级三机动力系统试车、YF-75E氢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等大型试验,保障上述生产试验的一批地面设施设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载人前的飞行试验和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科学研究目标和配套载荷总体方案基本确定,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系统正紧张有序地开展研制建设。 发言人表示,虽然目前载人登月任务各项工作推进比较顺利,但在实践中,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后续研制试验任务艰巨、技术复杂、进度紧张、挑战巨大,工程全线将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坚持自信自强、团结拼搏、接续奋斗,早日实现中国人登上月球的梦想。
9月8日消息,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分论坛上介绍,产业发展方面,截止到2023年底,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已经接近6000亿元。中国拥有人工智能企业4500多家,约占全球的1/7。
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的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息息相关。今年以来,我国人工智能系列成果频频问世,位居全球第二位的算力水平,支撑起了超过5000亿元的产业规模。近十年间,我国布局建设的“科学重器”近半数从图纸变为现实,其中部分设施已经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近日在2024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报告》指出,在人工智能领域,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进程持续推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784亿元。截至2024年3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已有714个大模型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
6月20日,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天津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和战略性技术。《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立足自主创新,已构建起包括智能芯片、大模型、基础架构和操作系统、工具链、深度学习平台和应用技术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产业创新生态和企业联盟,对重塑工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效应正逐渐显现。
3月27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何晓冬表示,AI大规模应用的下一站是智能汽车。大模型的出现让打造智能体成为可能,智能体能调动驾舱内的各种App和硬件设备,语言大模型、视频大模型等都能与汽车关联起来。此外,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在车载智能系统方面的应用场景巨大,AI端侧也在从AIPC、AI手机转向AI汽车。
《2022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成效显著,人工智能创新指数近三年一直保持全球第二水平,在人才、教育、专利产出等方面均有所进步,但基础资源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2022年,参评国家的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和人工智能从业人口总数继续增长,且增幅均有所扩大。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同比增长25%,高于2021年的18%;人工智能从业人口总数同比增长53%,显著高于2021年的10%。
6月21日消息,姗姗来迟的美国人工智能产业立法,终于展现出缓缓提速的迹象。根据美国众议院网站显示,民主党众议员泰德·刘、安娜·埃舒,以及共和党众议员肯·巴克一同提交《国家人工智能委员会法案》。与此同时,民主党参议员布莱恩·夏兹将在参议院提出一项平行法案。根据议员们提供的法案概要,拟建立的“国家AI委员会”,将确保通过监管减轻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在建立必要、长期的AI法规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