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2月2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四维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两位新成员 —— 四维高景一号03、04星入轨后状态良好,各项遥测数据正常,各分系统陆续正常开机工作。3月1日1时30分,位于临高和铜川的卫星地面接收站成功接收“四维高景一号”03、04星回传的首幅卫星数据。另外,天地链路及地面系统运行稳定,卫星进入在轨测试阶段。四维高景一号03、04星将面向全球市场,为各行业提供更灵活、更精细的数据和应用服务。该卫星利用高分辨率成像能力,能够助力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利用敏捷机动拍摄能力,不仅能够支持海上交通监控和执法监测,还可以在洪水、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快速获取受灾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为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提供数据支持和服务。
近日,中科卫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得A+轮融资,投资金额未公开。此轮融资中科先行创投和人保资本联合投资。融资资金将用于发展公司自主运营的AIRSAT商业遥感卫星系统。
12月4日,全球商业遥感卫星接收站网总部基地项目在大鹏新区葵涌街道坝光片区举行开工仪式。这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大鹏新区开启空天产业发展新篇章。全球商业遥感卫星接收站网总部基地项目是大鹏新区空天产业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拟投资8.47亿元,建设全球站网总部大厦、空天大数据中心、产业孵化区、产业集群区。项目通过对全球站网的调控,实现全球接收的各类型遥感数据实时传输到总部,为全球站网的运行提供支撑,为市场提供空天大数据深加工服务和卫星发射一站式服务。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深圳市卫星遥感产业链条,有效破解深圳在卫星数据接收环节的瓶颈问题,助力深圳成为具备全球遥感数据实时获取能力的城市。
11月11日,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在2024珠海论坛表示,促进商业航天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支持鼓励、规范有序。据悉,目前国家航天局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6-2035)》,规划鼓励“能商则商”,留出商业航天发展的空间,研究放宽商业遥感卫星分辨率限制。
近日,苏州吉天星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吉天星舟)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元禾重元领投,苏高新融享、柏彦基金等机构跟投。据悉,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新型载荷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升级及公司日常运营。吉天星舟是一家商业化航天光学遥感技术研发商,公司主营业务围绕高时效、高几何、高光谱遥感技术开展,主要包括新型光学遥感载荷技术、高时效遥感卫星及核心单机技术、特有遥感数据获取及服务等。
美国最大的商业遥感公司麦克萨(Maxar Technologies)9月20日证实,公司重组为两大板块并裁掉部分高管职位。裁员数量未知。此次重组发生在麦克萨被全球最大私募股权基金之一的安宏资本(Advent International)以64亿美元收购不到5个月后。一位发言人告诉SpaceNews,麦克萨正在重组为两个业务板块:负责航天器制造的麦克萨太空基础设施(Maxar Space Infrastructure)和负责卫星图像业务的麦克萨智能(Maxar Intelligence)。
8月7日,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航天商务办公室下属的商业遥感监管事务办公室(CRSRA)表示,已经修改了多个商业卫星系统的运行许可,作废了一批约束这些卫星系统运营的条件。
7月20日,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京召开了商业遥感交易服务平台试运行推进会。高分专项工程总设计师兼工程副总指挥、中心主任赵坚以及签署试运行倡议书的27家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平台开发团队对商业遥感交易服务平台试运行情况、已具备功能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潜在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介绍,并对商家入驻、商品发布、用户检索等环节进行现场演示。交流环节,参会的27家企业代表逐一发言,对平台在气象数据接入、运维管理、案例解决方案和需求拓展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和建议。联合开发团队对相关问题做了相应的解答和说明,并表示结合今后工作实际将认真吸纳大家的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赵坚主任做了总结发言,并提出以下要求,一是建设商业遥感交易服务平台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走下去一定会成功。二是目前平台是起步阶段,前期主要是供给侧单位参加,后续要增加需求侧用户,并持续扩容。三是要公平公正公开选择专业化运营团队,开展平台运维。四是明确数据权属分配问题,做到产权可确认,交易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