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北京中科润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公司绵阳中科与四川星际荣耀航天动力有限责任公司在绵阳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签约是全国首例生物质燃料技术系统化应用于航天动力领域的创新实践,双方将围绕绿色低碳能源应用、尖端科技融合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通过餐厨垃圾与污泥处理制备绿色生物天然气加注液氧甲烷火箭,实现低碳燃料替代,以“环保+航天”的跨界协同创新,助力国家“双碳”目标与航天强国战略的深度融合。
3月25日,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启动。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首期基金100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工业服务业。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总规模达500亿元以上,主要涉及国资国企改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民用航空、商业航天、消费等领域。
3月16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俞敏洪在海南环岛之行中来到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感受祖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据了解,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2024年11月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该发射场地处文昌,具有低纬度、海运便利、射向范围广等独特优势,可显著提升火箭运载效率。
3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李乐成主持召开干部大会。会议强调,要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025年3月12日0时38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垣信卫星首次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顺利完成千帆星座组网卫星的发射任务,代表中国商业星座和商业发射场首次协同运作成功。
2月13日,美国卫星制造商K2航天公司(K2 Space)宣布完成1.1亿美元B轮融资,以加速Mega级卫星平台生产。Mega级卫星平台可携带1000千克有效载荷,成本不足1500万美元且交付周期不超过三个月,具有明显的成本和效率优势。目前,K2航天公司正在研制首个政府卫星Gravitas。K2航天公司计划在美国加州托伦斯(Torrance)新建一家约17000平方米的工厂,以扩大卫星平台生产规模,提升部组件批产能力。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于2月12日在北京经开区举行。手机直连卫星、商业发射等25个前沿商业航天项目签约落户北京经开区。“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工程力学与飞行控制”“旋转爆震推进技术与应用”“卫星互联网应用技术”等八家航天领域重点实验室授牌落户北京。为商业航天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北京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据九天行歌官微2月7日消息,近日,北京九天行歌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A++轮超亿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和北京市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联合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建设等方面。九天行歌是一家中国商业液体运载火箭核心系统研制及关键部件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液体运载火箭常温/低温贮箱、其他火箭结构、管路等结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火箭标准动力子级装配、测试等。
2月5日,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推动全链条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深入实施“广东强芯”、“璀璨行动”、核心软件攻关、汽车芯片应用牵引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在关键材料、器件、软件、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加快启动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研发项目。
今年海南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香港海南青年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运年向大会建议,充分发挥海南的低纬度商业航天发射场优势,以及香港的航天科技研发与“超级联系人”优势,深化两地在商业火箭发射及卫星业务领域务实合作,促进海南商业航天国际化与高质量发展。“香港将推进卫星等通信科技发展、推动航天科技研发作为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重要抓手。”张运年说,琼港可以通过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建立互动协作机制、加强卫星领域合作、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等举措深化合作。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月14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重点任务,报告提出,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等20个未来产业。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打造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完善首批10个育新基地功能。支持一批种子项目落地转化,梯度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强化应用场景牵引,加快商业星座组网等试点示范,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近日,北京航星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由交银资本独家投资的A+轮融资。本次融资距A轮融资仅过了2个月,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引进高端研发人才,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完成大批量生产能力建设;开展国内、国外市场拓展。资料显示,航星传动专门从事航空航天领域伺服系统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
1月3日,苍宇天基(北京)信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新技术试验、终端产品研制、创新技术理念、市场合作推广等领域开展交流,发挥各自在资源与技术方面的优势,共同开拓商业航天卫星应用市场,联合打造用户最佳实践方案,实现共赢。
近年来,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借助母基金资源平台优势,统筹协调20支合作子基金先后投资金额近17亿元,积极为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赋能。包括元航资本、经纬创投等20支合作子基金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布局,先后投资60余家企业,投资金额近17亿元。元航资本自2016年起便开始投资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领域,秉承“基金+高精尖产业集群+硬科技智造谷”的三位一体模式,投资了北京航天驭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明星项目。经纬创投作为国内最早关注商业航天产业系统性布局的创投机构之一,其投资覆盖运载火箭、遥感卫星、通讯星座、超声速飞行器、核心零部件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包括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业。
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星箭网络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京技管[2021]186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商业航天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京技管发〔2024〕5号)要求,经项目单位申报、有关部门审核推荐,拟对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予以支持,现将拟支持企业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4年12月24日至12月30日。
12月26日,江苏省商业航天产业创新联盟在江苏无锡成立。联盟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指导下,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国睿科技、银河航天、微纳星空、深蓝航天等企业联合发起。联盟重点围绕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卫星应用、地面系统及航天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标准制定、市场开拓、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通过搭建合作平台,整合优质资源,促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江苏省商业航天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在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方面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将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生命科学、商业航天、北斗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算力设备及辅助设备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安全性、智能化改造,以及卫生健康、养老托育、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行业》)。提高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以省份为单位,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券规模上限由该省份用于项目建设专项债券规模的25%提高至30%。
近日,记者从合肥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合肥量子科技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商业航天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通用人工智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新型储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正稳步推进当中。据介绍,合肥商业航天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将聚焦卫星研发和制造、卫星运营、空天数据应用等领域,打造“卫星制造-卫星发射运营-数据应用”的商业航天产业平台体系,重点推进卫星通信、北斗导航、遥感融合应用,拓展深空、低空两大领域,培育发展深空探测智能化和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到2027年,合肥商业航天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将争取率先布局全国一流卫星星座,集聚超过300家商业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
当地时间12月18日消息,日本商业航天公司“太空一号”(SPACE ONE)当天发射的一枚小型固体燃料火箭在发射升空后不久,因火箭上升过程中出现问题,最终发射失败。
当地时间15日消息,日本商业航天公司“太空一号”(SPACE ONE)表示,原定于当天进行的小型火箭发射延期。该公司原计划于当天上午在位于和歌山县串本町的民间火箭发射场进行火箭发射,但在发射预定时间前,临时宣布发射延期。该公司原本计划于当地时间14日上午发射火箭,但由于发射场上空当时有强风,在预定发射时间前临时变更了发射计划,改为15日进行发射。该公司曾于今年3月发射一枚小型火箭,但火箭升空后不久在空中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