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中心

深圳大学等成立垂直起降飞行器创新中心公司,注册资本1亿

分享至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垂直起降飞行器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军,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航空运输设备销售、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飞行训练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深圳市深思无限飞行器创新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市深圳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深圳市成电高研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英伟达机器人技术业务副总裁到访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规划了相关合作事宜

分享至

近日,英伟达机器人技术业务副总裁Deepu Talla率英伟达机器人技术专家一行到访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Deepu Talla对创新中心当前在具身智能技术上取得的进展给予高度评价,是其在中国所见的技术最领先的公司之一,表示将在2025年推动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在长达两小时的深度座谈中,创新中心与英伟达就世界模型、数据生成、高精度先进仿真器和机器人全身控制等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规划了相关合作事宜。

联想创投旗下基金等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公司

分享至

爱企查App显示,近日,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联想创新(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安徽省联想强链补链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浙江省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4142.1万元人民币增至约6177.1万元人民币。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法定代表人为熊蓉,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智能仓储装备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等,现由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领跑者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及上述新增股东共同持股。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推出RoboMIND

分享至

近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联合推出了一个大规模多构型智能机器人数据集和Benchmark——RoboMIND,捕捉机器人面对复杂环境、长程任务时的各种交互和经验,从而促进能够掌握不同操作策略的通用模型的训练。据了解,RoboMIND包含5万5千条机器人轨迹数据,涉及279项不同的任务,涵盖了高达61种不同的物体,覆盖了家居、厨房、工厂、办公、零售等大部分生活服务场景。

亿道信息:亿境虚拟携手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 将打造基于Linux内核的XR操作系统项目

分享至

12月18日,2024中国(南昌)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亿道信息子公司亿境虚拟与来自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虹宇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红谷产业生态平台的代表们共同签署了合作项目——基于Linux内核的XR操作系统项目。项目致力于开发一个先进的XR操作系统基础平台。该平台将包括XR感知和交互的关键算法技术研究,以及一个全面的XR集成开发环境。项目将推动XR操作系统与主流三维引擎工具的兼容,支持OpenXR、GSXR、WebXR等XR标准。未来,亿境虚拟积极参与XR/AI穿戴产品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参编了多项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地质数据智能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分享至

12月12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地质数据智能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省地质资料馆举行。地质数据智能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由江苏省地质资料馆、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和河海大学共同建设,围绕地质资料集成共享、地质数据挖掘分析和智能化应用开展合作研究,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科研、数据、人才和转化应用于一体的地质科技创新高地。

智能网联汽车宜宾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分享至

12月12日,智能网联汽车宜宾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高铁南片区新经济科创产业基地举行。智能网联汽车宜宾创新中心由李克强院士核心团队和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李克强院士工作站)牵头,围绕宜宾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智能辅助驾驶、无人驾驶、云控平台、技术工具链、数字交通平台等5个新型研发平台建设,通过整合行业高端技术、人才、资源落地宜宾,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孵化培育宜宾产业链急需的上下游企业与高端工程应用型人才。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正式启动运行,雄安中心卫星导航公共技术平台同步启用

分享至

12月12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包括北大人民医院雄安医工交叉转化研究院合作项目、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掺杂AlN外延片在内的多个自主创新性项目落地雄安新区。9个科技企业团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领域的颠覆性技术项目进行了路演推介,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与创新应用。此外,雄安中心卫星导航公共技术平台也同步启用,该平台将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卫星导航领域技术开发、产品创新等方面提供规范高效、方便快捷的基础服务。

百度智能云(香港)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落成启用

分享至

11月22日,百度智能云(香港)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落成启用。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表示,期待依托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结合数码港的独特定位和丰富资源优势,共同打造一个立足香港、辐射亚太的人工智能技术生态圈,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向更广领域迈进,加速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未来,百度将继续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携手各方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政务、交通、金融、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聚焦时空AI感知技术 天府绛溪实验室首个技术创新中心成立

分享至

近日,天府绛溪实验室首个技术创新中心——时空AI感知技术创新中心(下称“技术中心”)正式成立。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地下管道巡检、地下矿石挖掘、数字孪生城市等多个领域,有望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智能分析工具,促进城市管理流程的系统化变革,提升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该技术中心将面向时空智能感知技术的关键问题和应用场景,重点围绕困难环境泛在感知与智能测图、穿戴式激光扫描、空间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展开研发,建设时空智能感知研发平台。

河南农业农村遥感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分享至

10月17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与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签订了河南农业农村遥感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围绕数据管理、业务研发、应急支撑等合作内容,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更好地发挥遥感技术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粤港澳(南沙)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与创新中心成立

分享至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大会10月23日至24日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主论坛上,“粤港澳(南沙)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与粤港澳(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和产业数据化转型升级,提升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能力。

情报3500万,智能云(泰兴)创新中心项目公开招标

分享至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在亦庄完成实体化注册

分享至

近日,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在亦庄正式完成实体化注册,标志着创新中心工作正式步入正轨。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6年完成共性技术平台一期建设,对外提供技术服务能力。据介绍,创新中心以可复用火箭创新中心公司为主体开展工作,而可复用火箭创新中心公司创设阶段有四家股东单位,包含一家国资产业平台公司北京亦庄星箭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三家亦庄主要商业火箭企业,股份占比分别是7:1:1:1。对标创新中心的重点建设内容,火箭企业主要负责推动型号研制,而平台公司通过组建专业团队,负责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生态构建。

华为云与同济大学共建的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分享至

9月19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期间,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揭牌暨签约仪式在上海市杨浦区长阳创谷举行。创新中心由华为云与同济大学牵头成立,依托上海2035“国际数字之都”的总体要求与杨浦区“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大厂+大学”的特色优势,旨在探索城市全域数字化趋势方向与实践路径、多元智能化的城市级创新场景、统一标准化的城市数字化体系、开放共享的城市数字化生态土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与新兴技术创新孵化平台,加速城市全域数字化智能升级。活动中,华为云与杨浦区数据局、上海电信共同签署《共建杨浦区数据智能底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华为云获颁杨浦区“智能云服务商”与“数字化诊断和转型服务商”。

商业航天创新中心落成仪式在北京举行

分享至

泰伯网讯,9月19日上午,商业航天创新中心落成仪式在北京举行。会上,商业航天创新中心、北京星辰未来空间技术研究院揭牌。同时,中科星图发布全新标识、愿景,并发布商业航天全链布局报告。 商业航天创新中心是中科星图维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星辰未来空间技术研究院(筹)以及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商业航天产业化团队,以商业航天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在海淀区形成商业航天应用产业创新示范。

北斗智联与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分享至

9月3日,在2024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上,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还与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重庆)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研发技术,在车路协同领域持续探索合作,共同推进“北斗上车”和“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方案落地建设。

中兴通讯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分享至

据中兴通讯消息,8月23日,中兴通讯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及其高科技平台公司国汽智控、国汽智端、云控智行,共同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车用操作系统基线版本、计算基础平台及开发系统、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数据交互、车载智能终端、智能化路侧系统及基础设施、云控平台等多个关键领域深化合作。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