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安溪县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安溪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安溪)2024版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地图管理条例》的规定,为进一步提高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和时效性,我局对安溪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安溪)进行了数据更新,形成了天地图·安溪2024版,即日起向社会在线提供服务。在数据更新方面,天地图·安溪2024版影像电子地图(18-20级)现势性达到2023年10月,0.8米分辨率遥感影像有效更新全县域范围;地名地址等兴趣点数据更新后现势性达到2023年9月。
10月31日,第一届数字孪生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现场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工作委员会搭建的国内首个数字孪生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该平台集行业资源汇聚、科技创新孵化、公共服务供给、产业生态培育、场景应用示范等多功能于一体,搭建连接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可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服务需求。平台共建成行业发展、解决方案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8个功能模块,提供近150项专业服务,发布近120项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优秀案例,上架600余个数字孪生数字资产,汇聚近千条知识产权及标准数据,触达业内企业300余家,将为园区数字孪生产业培育提供基础支撑和业务推广,更好地支撑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联合建设的数字孪生公共服务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该平台是国内数字孪生领域首个公共服务平台,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工作委员会共同指导、中国信通院数字孪生创新中心负责运营,旨在汇聚数字孪生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资源,支撑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4月22日,记者在2024年“中国航天日”活动中获悉,武汉市卫星数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即将上线。该平台于2023年4月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由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其他相关单位共同建设。平台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建设、开放合作、共享共赢”模式,依托卫星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自然资源、城市治理、数字农业、智慧水务、生态环保、灾害监测等多个行业,提供通导遥卫星数据汇聚、公共行业需求统筹、多源数据融合处理、一站式应用综合服务。
11月15日,由山东省国土测绘院承担的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山东试点顺利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验收。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汇报和系统演示,审阅了相关资料,一致认为,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山东试点项目完成了开发在线协同更新云数据库、开展自然资源专题地理信息集成与服务、建立健全数据更新与发布机制等试点任务,建立了符合山东特点的国省市县在线联动技术更新体系,形成了省市协同更新云数据库、工作平台与作业规程等成果;取得了自然资源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公开和共享清单,以及专题数据管理系统、自然资源专题频道、集成发布作业规程等成果。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出,强化对新领域新业态的公共服务支撑。健全完善专利、商标审查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新领域新业态专利集中审查,加强审查与新领域新业态产业发展的政策协同和业务联动。针对元宇宙、可信人工智能、6G通信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利用等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对具有数据加工能力的新领域新业态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数据供给力度,鼓励支持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领域新业态专题数据库。
9月11日消息,云从科技子公司众数信科正式发布“众寻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是全国首个基于AI大模型面向开发者及企业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与云从从容及国内主流大模型进行了深度对接,提供了一站式大模型微调与推理能力的接入以及物美价廉的 GPU 云算力服务,帮助开发者将 AI 大模型能力集成到自有业务应用中。
7月12日,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9项商业航天重大项目正式在武汉发布。其中,预计在2023年底,武汉市卫星数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将上线服务。该项目由航天三江行云公司发布,在细分领域进行技术突破与创新之外,该项目更立足发展卫星数据应用产业,实现卫星数据服务向体系化、智能化转变。项目依托卫星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通导遥卫星数据汇聚、公共行业需求统筹、多源数据融合处理、一站式应用综合服务平台,赋能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形成产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