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记者从南宁市城乡数字化建设办公室获悉,目前南宁市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打造了一张很“牛”的“电子地图”:小至城市路灯、井盖、管网,大至城市建筑物、山脉、河流……只需鼠标轻轻点击便可尽收眼底。不过,目前这张“电子地图”仅限于政府部门内部免费使用,并已开始在各部门间推广运用。据悉,今后将考虑逐步向社会公众开放。
最权威的地理信息共享平台
这张“牛”地图是个啥东西?其实,这就是南宁市花了近一年时间打造的南宁市政务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该平台收集了全市最权威的政务地理信息资源。
比如,南宁市××小区×栋×层×户的居民向120救助,以往通过地图只能查出该小区的路段位置,如果要具体到居民是住×层×户等这些详细信息,地图上肯定没法显示。而在这个“电子地图”上,却将这些详细的信息统统作了标注,它能够精确查出这位求助者所在的楼层及门牌号。有了这样精确的定位,可以省去了救援人员上门“问路”过程,为救助者争取了更多的“救命”时间。
南宁市城乡数字化建设办公室相关人员透露,该平台从2010年10月上线试运行以来,为南宁市政府多个部门提供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下的政务信息资源检索、定位和交换共享服务,实现了不同业务之间、不同政府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协同应用,今后也将继续为全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科学、准确、全面的地理信息服务。
各部门可共享档案库
据介绍,该平台储存的政务地理数据,目前包括遥感影像、数字线划图、图片引擎等4年历史数据,数据量共205GB,其中仅门牌等相关地址数据就有近17万条, 企业信息、党组织、城市部件、流动人口出租屋等专题图层有203个,管理对象达46.6万个。
这一平台建成启用后,也是南宁市最权威的政务地理信息平台。各政府部门只要将自己的数据信息挂到平台上,其他部门就能免费共享这个资源,这样有效避免了重复投资、重复测绘造成的资源浪费。今后,公安、消防、卫生、教育、工商、税务、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等各政府部门,都可以依靠这一基础“底图”,实现快速准确的定位查询与辅助决策。
相关人士介绍说,这一平台的建设启用,各政府部门不仅能够充分浏览展示、查询全市可共享的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还能通过这一统一的共享“底图”,不断叠加自己的专题数据,构成由各部门自行更新维护的专用地理信息系统。比如,粮食部门通过叠加自己的数据,只要点击地图上的某仓库地址,就能清楚获知该仓库存储了多少粮食,这些粮食分有哪些品种等。
“这不仅是一份详实的地图,同时也相当于一个档案库,所有历史数据、实事数据等信息都能够分类存放,并不断更新。”这位人士补充道。
“电子地图”将向市民生活领域扩展
南宁市城乡数字化建设办公室相关人员透露,虽然目前该平台应用只针对政府部门内部,不过,今年起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二期将开始进行开发,其信息的服务范围也将逐步向市民生活领域扩展。届时,该平台将渗透到各行各业,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各种精准的服务信息。
今后市民只用点击“电子地图”,就可以轻松查询到南宁市旅游景点、公共厕所、公交站点、报刊亭、医院等一系列设施的具体分布情况。据介绍,这些图像都是通过航拍采集的,凡是编入电子地图的每一个物体,都录入了一个专门的编号。比如,某位市民在市区某个路灯旁需要紧急救援,只用提供路灯的编号,相关部门就能准确找到救助者所在的具体位置。(文彩云)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