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阿里云助力淘宝开始云上征程 推动大淘宝战略

业界判断认为,电子商务在中国刚刚开始,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将会在未来5至8年迈入快速增长期。无论对于淘宝还是阿里云而言,未来的商业前景将会越来越好,云计算的采用将毋庸置疑加速这一进程。

  有人真正了解,云计算对于淘宝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而阿里云作为目前唯一一家专门从事云计算服务的公司,到底又在提供什么样的云服务?无论对于中国的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而言,这些经验之谈都将带来启示。

  此前《IT经理世界》曾经对阿里云进行初步报道(见9月5日刊“阿里云的电子商务云服务”)。为了推动云计算在中国企业的应用进程,为了让更多的企业管理者熟悉并了解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IT经理世界》继续组织策划了云计算探访活动的第二站——“淘宝—阿里云探访活动”,作为为期一天的活动,在10月29日这一天,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位CIO等业内人士参会,现场交流热烈。

  在此之前,在对外公布的消息上,淘宝网对于他们在处理海量业务上所采取的技术一直谨持保守态度。所有人都好奇这家中国最大的C2C公司究竟如何运作这个庞大的平台。去年,淘宝平台的交易额已经达到2000亿元,大约占据中国网购市场80%的份额。 而今年或将突破4000亿元。

  事实上,随着每年海量的业务量增长,他们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

  “在海量数据的处理上,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王文彬在10月29日上午的交流现场上坦承,他是淘宝开放平台的副总裁,进入淘宝已经三年,他举例说,与Google和百度的搜索相比,淘宝网的检索实时性和准确率要求更高,买家和卖家对于订单的实时呈现结果预期更高。而淘宝网交易的多样化也正在挑战后台系统,除了实物交易,还有虚拟交易等不同的交易类型。对于订单的实时呈现要求更高。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除了自身研发的系统平台处理海量数据和交易外,淘宝2008年开始筹备开放平台,意在与重要的合作伙伴共建生态圈和产业链,将淘宝的信息分享给相关的合作伙伴,淘宝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征程初启,此举意在助推“大淘宝”战略。

  2008年,大淘宝战略正式启动,目标是做整个电子商务企业的水、电、煤基础设施提供商,为所有的电子商务公司提供支持和服务,打造更大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努力把零售行业从工业时代推进到互联网时代,让网络零售成为主流零售方式。

  大淘宝战略将为消费者服务,打通“制造-批发-零售-服务”链条,让所有网商在网络平台上的营销、支付、物流以及技术问题都顺畅无阻。给数以万计的网商提供一个成套的网络零售解决方案,形成围绕着全社会生产与消费行为的一张电子商务的生态网络。

  淘宝力推开放平台

  2009年6月,淘宝开放平台第一版试运行,三个月后正式对外公布,在淘宝内部,开放平台被称为TOP(Taobao Open Plaform的缩写),官方的网址为open.taobao.com当开放平台的计划启动后,王文彬表示,他们一直面临着如何将电子商务的流程规范化,并做到高效和稳定的挑战。

  不过截至目前,淘宝不断尝试,并推出了几项重大举措。淘宝开放平台资深经理邬强强称,最开始的尝试是今年一月份发布的淘宝箱,这种做法犹如苹果公司的App Store,淘宝召集各方面的电子商务软件供应商,在营销、服务、仓储物流等电子商务生态链的各个环节,为淘宝卖家和消费者提供多样性、个性化的软件应用。而淘宝的买家或者卖家可以在此挑选他们需要的应用。到了4月份,他们发布了淘宝开源网店,这是一个可以帮助企业商家在一周内快速搭建官网的技术工具。这项技术首先应用于日本业务,成功将淘宝上优质的商品出售到日本。随后,俄罗斯人和韩国人纷纷上门寻求与淘宝合作。

泰伯网
 

  阿里云的云计算探访吸引100多位CIO前往(3sNews  配图)

  这样的尝试持续到了今年7月份,对于那些有客户但是缺少流动资金的小企业,淘宝通过对这些企业的经营数据情况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授信,根据授信给他们发放贷款。这一尝试帮助淘宝商家解决了流动资金的瓶颈,帮助他们迅速扩张了业务。

  为了招徕开发者,淘宝开放它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还建立了一个开发者门户。这些开发者开发了很多有价值的应用。举例来说,为了满足淘宝卖家的管理需求,很多开发者将进销存、客户管理、绩效管理等软件搬上这个平台,解决了卖家从订单处理、订单发货、数据分析等等的需求。

  现在很多淘品牌采用了这样的服务,同时阿迪达斯、ONLY、联想等公司也在使用这样的服务。曾经一天最多处理500个订单的效率,现在的处理量增加了4到5倍,同时这些卖家还可以对客流数据进行分析,选择在客流量高峰安排更多的客服人员。由于淘宝为淘宝商城的卖家开放淘宝旺旺的数据,这些卖家可以借此建立更完善的CRM体系,借此对客服的绩效以及买家进行跟踪和分析。

  这个开放平台也催生了不少创富神话。有一个开发者的故事尤其神奇,邬强强透露,这是一位来自某公司的研发人员,在他开发出一款针对淘宝网的“抽奖”产品前,半年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20个小时,潜心研究这款产品,上线之后一鸣惊人,现在一个月收入达到数十万元。邬强强和他开玩笑说,“你现在躺着就能收钱了”。因为互联网的产品和传统的软件不同,开发者一次开发之后便只有运维的成本。是一次开发,持续运营,终身收费的模式。这个产品从解决了众多卖家的促销问题,成为淘宝上非常受欢迎的增值服务之一。

  淘宝通过开放平台为买家卖家提供电子商务的服务,本身是云计算服务的表现形式。此举将会为淘宝的未来带来什么?邬强强认为,最终将带来三个结果:开放的用户、开放的数据和交易标准。他描绘了一副这样的场景,大部分的城市消费者都有淘宝账号,未来这个账号将不只限于在淘宝上使用,而在外界的官网以及其他的网店上均可以使用,而所有的订单信息、信用额度都可以累积使用。与此同时,淘宝网的数据将同时开放给日本等国外市场。而像支付宝这样的支付体系和标准将输送到其他网店,成为电子商务的通用标准。

  经历10年时间不断锤炼,这一场景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战略的呈现: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圈将会逐渐形成,阿里巴巴集团将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帮助更多的创业者生存发展,以及无数中小企业转型。

  而从本质来看,淘宝的云化从业务的提供形式到底层都将走向彻底的云计算,淘宝本身集成了庞大的数据量,所有的交易系统都来源于自建,目前在底层的基础设施上,他们正在逐步采取云计算的服务。其中,部分技术来源于淘宝的研发,同时淘宝正在使用阿里云的数据分析服务。未来,随着阿里云的技术的推进,淘宝将逐步采取阿里云提供的云计算服务。

  现在淘宝有数万台服务器,未来随着淘宝业务量十倍一百倍的增长,对于存储的要求将越来越大。王文彬期望,通过对云计算平台的优化,将现有这部分费用节省一半。目前,淘宝的云服务之路刚刚启程,如何维护基础平台,保证高实用性和高稳定性,将是淘宝未来持续面临的挑战。

  阿里云的服务

  当淘宝网开始它的云上征程时,阿里云期望未来为它提供所有的云服务。淘宝网是阿里云的内部客户之一,阿里云成立的初衷,意在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其他业务公司提供云计算服务。未来,它还将逐步对外提供犹如水电煤一样的互联网基础服务。

  当天下午,阿里云互联网业务发展总监张敬做了“阿里云带你到云上”的讲演,为现场的CIO等来访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介绍。放眼全球,阿里云是目前少数独立运营云计算服务的公司,阿里云现在有上千名员工,90%以上都是技术人员。

  “我们有一个愿景,希望建成数据分享第一平台,而最终的载体是阿里云的计算平台。”张敬称。

  为了实现这个愿景,阿里云需要做好三件事情:第一、快速搭建一个超大规模的云计算平台。这个平台要能够保障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安全,为此阿里云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二、充分的数据分享。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电子商务交易数据将逐步平移到阿里云的平台上,这些数据将会在这个平台上逐步进行开放;第三、在数据开放之前,阿里云需要搭建相关的应用体系。就目前而言,以上三点都充满了挑战。

  不过,阿里云仍然期望,将云服务覆盖到企业所需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上。据张敬透露,未来,阿里云将为它的客户提供三项服务:存储、计算服务、云服务(即帮助客户实现与它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之间的互通服务)。这三项服务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项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云服务。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加强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期望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

  仔细追究,阿里云最大的优势在于,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积累下来的数据以及电子商务的运作经验。或许再没有比他们更了解那些互联网公司、或者期望在互联网上做生意的企业的需求了。与之相对应,未来阿里云的目标客户,主要是以下三类:第一、淘宝、阿里巴巴等内部客户;第二、中小型互联网企业;第三、需要相关增值服务的客户。阿里云将吸引更多的第三方开发商在阿里云的平台上做独立的开发,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

  而这样的服务,将会如早些时候阿里云的总裁王坚所表示的,提供的是犹如水电煤那样普遍而又低价的服务。这些服务在未来将有望降低阿里巴巴集团内部使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成本,另一方面作为一项新兴业务,向外提供云服务,让那些创业型的中小企业通过采用阿里云的云计算服务,大大降低IT设施投入的成本,并满足其业务发展所需的计算能力。

  在云计算服务刚刚兴起的今天,阿里云认为,云服务提供商需要符合三项标准才能称之为提供了真正的云服务:第一、规模要足够大,至少拥有上千台服务器,才能称得上中等的服务能力;第二、成本要足够低。就目前而言,至少需要为企业降低 1/3的IT综合成本。第三、提供的是服务,而非软硬件产品。

  据阿里云的总裁王坚在早些时候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未来阿里云的速度将会走得很快,并有望超越亚马逊。对于阿里云而言,其所拥有的阿里巴巴集团的优势,确实值得期待。王坚在此次交流中也表露出了非常乐观的态度。未来,阿里云是否能够做到以上他所言的的云计算服务,还将需要时间来证明。

  业界判断认为,电子商务在中国刚刚开始,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将会在未来5至8年迈入快速增长期。无论对于淘宝还是阿里云而言,未来的商业前景将会越来越好,云计算的采用将毋庸置疑加速这一进程。

  交流环节精彩问答节选

  淘宝探访活动部分问题

  某集团企业信息管理部经理:作为一家拥有贸易、物流、旅游和房地产业务的综合集团,如何通过自建网上平台打通内部产品,开展更多的产品营销活动?同时,如果未来希望使用淘宝开放平台,进行内部各个业务的客户资源的整合是否可行?

  淘宝:从线下到线上将是一段很长的路,企业到了线上之后,会发现除了品牌宣传之外,销售链条会变得非常小,这时候就需要做长远的战略投资。目前,淘宝已经有2 亿多用户,已经在为这些用户提供客户资源的整合服务,为此将来也可以为厦门建发提供服务。

  一家已经在淘宝上开设网店的企业代表:目前我们在线下有部分实体店,同时在淘宝上开设了门店,对于这两部分数据,淘宝能否提供整合服务?

  淘宝:淘宝已经为它的客户提供账号,通过账号可以对这些数据下载进行整合。

  某服装企业的CIO:是否可以借助淘宝的平台,将线下门店的补货、库存的信息放在这个平台上,同时进行结算,以此提高补货的速度?

  淘宝:坦承来说,不看好这一模式。淘宝最大的优势在于庞大的客流量,企业在淘宝上开店,整体上会跟着淘宝的分销平台的节奏走,而企业如果建立一个线上的分销平台,实际上没有充分利用淘宝的优势资源。

  某开发人员:如何将开发的产品放在淘宝的开放平台上?

  淘宝:淘宝有一个商业流程,将会从客户体验上考量,这一产品是否满足卖家和买家的的需求,完善了哪些环节。一旦通过,将会把这个产品放在用户平台上。淘宝设置了一个收费的环节,按月或者其他的标准进行收费。

  阿里云探访活动部分问题

  某零售企业CIO:我们有几千个门店,有几千个供应商在看我们的网站,但是我的后台只有一个服务器,我算不算云服务呢?

  阿里云总裁王坚:我特别想回答这个问题,云计算覆盖三样东西:一是规模,一是成本,一是服务,人们往往将服务放在最前面。我觉得互联网企业运营的最基本的门槛在于规模,其次成本达到一定程度才有意思。如果一家银行开业后,进去10 个老太太,每个老太太取5 块钱,存10 块钱,这家银行就破产了,因为它的每笔交易成本不足以支持这项业务。但是支付宝不一样,每一笔业务数据需要多大的成本?两者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将云计算比喻为水,自家打井为自己供水,和自来水厂为所有人供水,二者有很大的的差别,只有规模上去了,成本才能控制下来,这是自来水的核心,也是云服务的核心。

  成都某企业CIO:我是带着问题来的,我们公司主要做C2C 业务,每周一系统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当客户下订单之后,系统响应缓慢,这是计算能力遇到了问题,现在公司在不断购买服务器,成本不断增加。阿里云如何解决我们的问题?

  阿里云总裁王坚: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从技术的角度看的话,我们需要不断扩充服务器。不过,我们想做的事情是,将来有一天通过服务解决业务的问题,我觉得并不遥远。当你只希望靠技术解决这个问题时,阿里云只是一个帮助,但是如果你站在云服务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时,阿里云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某电子商务网站CTO:目前你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阿里云互联网业务发展总监张敬:如果单独为客户提供一项虚拟技术或者一项服务,可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一旦用户的信息量增加,如何为用户提供高性能服务,为客户迅速提供弹性的计算,将需要更大的灵活性,这将完完全全不是一个概念,需要一步一步慢慢走过来。

  创业公司提问者:目前我们公司有二三十人的规模,主要做软件开发业务,未来阿里云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阿里云互联网业务发展总监张敬:我们将提供一个平台化的服务,从存储到市场分析工具我们都能提供。目前阿里云正在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合作,联合设计相关产品,当你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都会尽量解决。我们希望从头开始,在我们这里就能满足你的需求,你不需要再去找另外一家公司。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