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秘书长 丛远东(3sNews 摄)
《3S新闻周刊》: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近几年地理信息产业的就业形势?
丛远东:从总体来看,近几年地理信息产业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不错的,这得益于整个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地理信息产业保持了超过20%的年增长率,产值达到750亿元,而今年预计能够达到30%以上的增长速度,产值将超千亿元。特别是最近一年以来有多家业内企业相继上市、整合、并购,使得地理信息产业呈现出资本大增值、资产大重组的大好局面。
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在去年的相关统计中,地理信息相关专业的就业率在高校开设的所有专业中排名第二。目前是我们产业正处于爆发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很难得的机遇。每一位立志于从事地理信息产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们都应该把握好这个机遇。
《3S新闻周刊》: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丛远东:首先,应该积极关注学校、企业以及就业指导单位发布的就业信息,拓展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去年十月底,由中国GIS协会、武汉大学以及3sNews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首届地理信息产业专场招聘会,为GIS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招聘平台。今年还将继续在武汉和西安等地举办2010地理信息产业专场招聘会,同时协会就业指导中心还与3S招聘网联合举办了网络双选会,这些资源都需要应届毕业生好好利用,高度关注这些就业招聘信息。
对于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知识不等于能力,学历不等于水平,真正的实力需要在工作中才能得到检验。刚毕业的学生一定不能有好高骛远的心态,不愿做小事,一心想做大事挣大钱,因此有三点建议:
第一,人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把人生发展的真本事学到手,切忌不切实际的空想和浮躁的心态。
第二,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能做什么,要做什么要想清楚。不能稀里糊涂的为了工作而去找工作,这或多或少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第三,我推荐毕业生可以读一读两位名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文章,一个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先生在2010年大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中国要在世界上做“普通的好人”》 ,另一位是原北大校长胡适先生的《赠予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他们都在讲话中为将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尽管胡适先生的那次讲话发生在积弱积贫社会动荡不安的上世纪三十年代,但对于我们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仍然很有借鉴意义。
《3S新闻周刊》:在目前的形势下,您认为还有哪些举措可以推动和促进就业?
丛远东:促进毕业生的就业,首先需要有更为宽容、宽松的就业环境。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扶持。地理信息产业目前还没有高层次、权威性的政策法规支撑,缺乏统一的产业标准,这些都是产业健康发展所要迫切解决的。另外,企业在金融、税收和国产软件等方面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这些都是支撑产业繁荣和就业的根本。
从教育来讲,目前已经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质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良莠不齐,有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思路开阔,动手能力强,供不应求,有的高校却差距不小。开展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评估,对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进行跟踪考评,将会有利于提升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师资水平,强化教材质量、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统筹科学规划,从而避免盲目的开设专业,扩大招生,对学生、对社会负责。我们地理信息系统协会有责任去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从企业来讲,要稳定和长期发展,需要有核心技术和人才梯队。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有计划、有目标的引进人才,做好人才规划,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要有待遇留人,机制用人,环境养人,事业需人的远大眼光。此外企业在自身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要回报社会,对员工负责。
政府、企业、高校和个人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只有这几者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就业。
《3S新闻周刊》: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和协会就业指导中心在人才就业与培养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丛远东: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和协会就业指导中心一直关注着地理信息产业相关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去年,由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就业指导中心和3sNews视讯传媒就2009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发布了地理信息产业首份就业白皮书。此外,还举办了首届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专场招聘会,搭建了用人单位和高校人才供需交流渠道。所有的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了支持了企业,帮助了高校毕业生。今年这些活动在继续开展的同时,在网上发布就业信息,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渠道,出版《3S新闻周刊》就业专刊,深入一线企业采访用人需求,走访大量的学生和高校,邀请产学研各界探讨人才交流话题,这都是作为公益事业不断进化,不断推进。
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就业是一个永恒的社会主题,工作大有可为,今后都会持续的开展下去。每一个从事地理信息产业的仁人志士都有责任、有义务做人才开发、交流和成才的“红娘”,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在今后的工作计划中,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将会有一些对毕业生的培养计划,在地理信息科技奖、青年优秀论文等评选中大力扶持年轻人;创造条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研究生定向培养,开展人才的“引进来、输出去”,共为人梯,为企业牵线搭桥;同时呼吁有关部门有关方面为地理信息产业就业工作出台好的政策,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他们成才。
协会就业指导中心还有一个职责就是为地理信息产业的从业者们提供维权的服务,如果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困惑和问题都可以联系,将提供相应的指导服务和咨询。
最终要实现的目的就是在协会和就业指导中心的共同努力下,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就业,少走弯路,使得年轻人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健康成长,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3S新闻周刊》: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您有什么期许?
丛远东:我倡导年轻人要在工作中做到“敬业”、“立业”和“成业”。“敬业”说的是要立足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立业”需要有目标、有规划;而“成业”则是指通过多年的工作积累要能够成长起来,承担起责任。同时一定要有感恩之心,要懂得回报社会,回报父母。
作为地理信息产业的从业者,尤其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推荐大家关注一部电视剧和两本书。一部是美国的电视剧《反恐24小时》,这部电视剧集3S、4D、高新科技、精确打击、逻辑推理和制约反制约于一体,不仅仅是感官刺激,更要看其思想、理念和危机,这部电视剧从科技层面,从社会政治层面,是测绘和地理信息工作者应看的。两本书,一本书是戴旭先生的《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这本书让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思考我们作为中国人能够为这个社会做什么。另外一本就是郎咸平先生的《新帝国主义在中国1》,这让我们中国人要居安思危,有责任心和事业心,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时代的发展必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坚信年轻人可为,新生代可畏!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