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中国区域内数据资源最全的地理信息服务网站——“天地图”近日正式开通。这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地理信息服务方式,标志着我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地理信息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地理信息产业是以测绘成果和技术开发利用为核心发展形成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包括地理信息采集、加工、应用、服务、经营等活动,可细分为遥感(RS)产业、地理信息系统(GIS)产业、卫星导航定位(GPS)产业、测量与地图出版产业等。
据了解,我国近几年地理信息产业以每年30%的速率增长,预计到今年底将达到1000亿元产值。根据中国GIS协会预测,预计未来5年产业增速为25%,到2015年产业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
我国GIS产业目前仍以政府应用为主导,在电子政务方面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同时正在向企业级应用发展,如电力、自来水等行业,也大量采用GIS技术。随着导航产业的成熟,大众应用市场如车载导航、移动信息服务也快速发展。
本土企业获益最大
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本土企业获益最大。由于地理信息产业的特殊性,以及考虑到国土安全性问题,国家在行业资质壁垒等多方面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全行业仅发布七张相关牌照。
从发展趋势上看,整个地理信息产业链孕育着广阔的投资机会,其中在上游卫星导航领域,随着北斗系统的日趋成熟,系统应用逐渐推广,业务逐渐成熟;下游应用提供GIS软件和电子地图制作,处于高速发展期;针对个体用户提供的GIS服务的新商业模式浮出水面,增长将在未来有所体现。
据了解,卫星导航已被列入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北斗二代导航系统的建立将快速拉动北斗二代导航芯片、导航终端、授时设备、基于位置的信息系统和运营服务等相关卫星应用市场的快速增长。预计北斗相关产业2020年将形成4000亿的市场规模,是目前市场规模的400多倍,年增长将远远高于目前的50%。
布局全产业链投资机会
地理信息市场正被逐渐打开,整个产业规模呈年均20%以上的增速。民众逐渐寻求并适应地理信息服务,在互联网地图、消费电子导航、车载导航、数字城市管理等领域出现强劲的市场需求。从目前情况看来,整个地理信息产业的驱动因素明显: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路径指引、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等;GIS向大众化及更多领域普及,企业及个人的消费需求将超过政府需求,银行、医疗等其它行业的应用;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推动整个地理信息产业进入新的技术层级,并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
地理信息产业上市公司无疑将分享产业快速增长盛宴。自去年起,先后有超图软件(300036)、数字政通(300075)、四维图新(002405)三家地理信息产业软件公司登陆我国资本市场,超图软件、数字政通属于GIS软件行业,GIS软件行业可以细分为GIS基础平台软件、GIS行业应用平台软件、GIS技术开发服务,超图软件业务涵盖GIS产业链的三个主要环节。数字政通是GIS行业应用软件提供商,在数字城管领域占有领先优势。四维图新属测量与地图出版产业,是电子导航地图提供商。GIS基础软件和电子地图处于产业链上游,产业较为集中,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参与竞争。在产业规模放大过程中,上游企业将会受益最多。
国金证券分析师表示,大地理信息行业将面临从上游芯片、导航系统、测试终端,到下游GIS软件、电子地图以及B2B和B2C的地图服务全产业链的投资机会,相关投资标的包括四维图新、数字政通、华力创通(300045)、超图软件。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