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全球领先的集成邮政服务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Pitney Bowes(必能宝)公司宣布,正式将旗下两家子公司,同时也是两个行业领导者的Pitney Bowes MapInfo与Group 1 Software (尚群软件)合并,成立新的公司Pitney Bowes Business Insight(以下简称PBBI)。新公司将提供可以应用于整个组织的独一无二的位置智能和智能沟通的软件、数据和服务。
早在2007年11月,Pitney Bowes宣布收购MapInfo时,业界就甚为惊讶。有人不解的问,“一家提供邮件处理及文件系统、服务及解决方案的公司收购MapInfo?收购了干嘛?”
然而,在MapInfo才刚刚成为Pitney Bowes MapInfo一年多的时候,MapInfo再次抛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次,MapInfo成为了PBBI。之前,我们还能从公司名称中看到MapInfo的影子,而现在MapInfo彻底从公司名称中消失了。曾影响了全球GIS桌面软件进程、深受无数开发者喜爱的MapInfo会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吗?MapInfo以及新公司PBBI的未来究竟会如何?带着无数的疑问,《3S新闻周刊》专程采访了PBBI大中华区总经理李鹏女士,请她为我们解开众多谜团。
原本计划一个小时的采访却在现场聊了将近两个小时。采访中,MapInfo虽然熟悉却又陌生,虽然陌生却又让我们看到一个不断寻求改变的MapInfo。而这些改变可能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创新。二十多年来,从GIS到位置智能,再到今天从运营智能的角度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MapInfo一直在改变着自己。
Pitney Bowes Business Insight大中华区总经理李鹏女士
以下是此次专访的摘录:
《3S新闻周刊》:能否谈谈MapInfo和Group1重组对中国用户带来的变化,用户对新公司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很多人会担心MapInfo可能会从此消失,会这样吗?
李鹏:感谢大家对MapInfo的关注。我们非常重视客户的感受,在发布合并的消息之前,我们做过一些调查。由于Group1早在MapInfo 三年前就加入了Pitney Bowes,因此相比之下MapInfo的客户有更多的担心。合并之后,用户的感受也不完全相同。Group1的用户是接受的,而MapInfo的用户会觉得有些可惜。从这里也看出MapInfo的品牌的确是很深入人心的,有很多非常忠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其中,有用户就问我,“这么深入人心的品牌你们不要了吗”?还有用户半开玩笑地说,“我们不管你们PB,能不能还继续叫你们MapInfo”?我说,当然可以啊。事实上,除了我们的公司名称发生了变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改变。不仅MapInfo的产品名称不会改变,对客户的后续支持服务也不会有任何影响,甚至我们还在3D产品线上刚刚增加了Engage3D这样的新产品。
其实,上周我们PBBI总裁Mike Hickey到北京的时候,我们也问了同样的问题。他谈到,当时收购MapInfo就是看中她在位置智能和预测分析上的发展潜力,而且目前位置智能仍然占我们50%以上的业务收入,我们怎么可能会让它消失呢?同时,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对这个变化非常欢迎,比如美国第四大信贷联盟BECU(原波音员工信贷联盟),在合并之前这家公司就已经同时采用了Group1和MapInfo的软件,以前需要和两家公司沟通,现在只需要和一家,反而更容易了。像这样从双方的合并中受益的大企业还有很多,包括国内。对于Group1的客户而言,以前就需要一个数据整理的工具,而MapInfo正好可以帮助他们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因此重组对他们而言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客户这些善意的反馈和担忧,对于我们来说也面临一个更大的任务,就是让客户理解:第一,MapInfo并不是没有了,我们还会在这个领域继续去做;其次,通过此次重组带来了更多的价值。这是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与客户进行沟通。
问:回到2007年,Pitney Bowes当时为何选择收购MapInfo,而不是其他GIS公司?
答:我觉得你这个点问的很好。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以前看不出你们两家公司有什么关系,Pitney Bowes为什么对MapInfo有兴趣呢?其实,从传统的GIS到今天MapInfo提出的“位置智能”,已经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今天,MapInfo把这种传统的、专有的GIS技术已经带到了各行各业,而且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GIS技术的普及化。随着GIS的普及,可以看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对于位置智能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加。当客户在选择GIS软件的时候,不仅是看GIS技术本身,而是关心如何应用,如何进行分析和预测。从Pitney Bowes来讲,非常看好“位置智能”这个领域的发展空间。
从另外一个角度,如果我们回到PB整个业务上来看,两家公司其实是有相关性的。Pitney Bowes主要从事邮件处理领域,而与此相关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地址。地址可以说是将Pitney Bowes和MapInfo链接起来的一个关键点。 “位置智能”的加入可以帮助Pitney Bowes为用户提供更优化、更高层面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当然,财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未来相互业务上的关联性、市场扩展性和技术先进性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问:能否用一句话表明新公司PBBI的定位?
答:我们会Follow全球的愿景,通过位置智能、预测分析、运营智能及沟通管理等产品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我们的目标不只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是如何帮助客户提高他自己客户的忠诚度和服务满意度,拓展客户的业务和市场。
问:从新公司PBBI的市场定位来看,客户及运营智能是其核心,可以说服务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它在整个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怎样的?中国是否已经提供类似的服务?
答:我们在谈到Group1和MapInfo的时候,国内外业务的模式还不完全一样。在国外,拿MapInfo来说,我们1/3的业务收入来自咨询服务。“位置智能”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需要很多行业专家来帮助客户进行预测和分析。比如宜家,他们是我们十几年的客户。每当他们计划开设一家新店的时候就会找我们,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量是咨询服务。
然而,国内的市场与国外相比,还有一段时间的差异性。与此相关,很重要的一点是各种数据的完整性,包括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人口、收入等统计数据,这样才能给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本地化服务。
问:PBBI如何看待中国市场?Pitney Bowes总裁Mike Hickey访问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
答:PBBI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通常,中国都是被放到第二梯队的前几名,但是现在中国已经被提升到第一梯队。我们在看亚太市场的发展的时候,主要看三个地方:日本、中国和印度,这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虽然目前澳大利亚的市场份额仍占PB亚太市场的统治地位,将近80%,但中国的市场需求在快速增长,GIS在各行各业的拓展已经非常明显。当然,我们还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对我们也很有挑战性,但是从业务的增长来看,我们是相当乐观的。
Mike Hickey来中国也可以看出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他在全球那么多国家中选择中国,也是希望能够更多的了解中国市场的机会,如何更好的投入。Mike这次来中国的时间很短,只有一天多的时间,但他认为中国市场非常有潜力,应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支持和投入。
问:新公司PBBI在中国的未来市场战略是怎样的,营销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目标市场有哪些?是否会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以加强本地化服务?
答: 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战略上我们将持续走分销的市场模式。合作伙伴在整个业务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合作伙伴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第二,在行业上我们会有专注性,比如电信、交通、政府等都将是重点行业,我们会加大力度了解这些行业用户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三,在以前,我们中国市场的工作方式是,当美国有了最新的技术后,以最快的速度汉化并投入市场。而现在我们的做法已经有了不同。比如我们聘用了本地的产品经理,这样做的目的不只是将美国的技术拿过来,而是主动的去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并将信息反馈给总部,从而使产品更能支撑中国用户的需求。我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希望更加主动。同时也包括开拓本地的市场、合作伙伴和产品,更好的配合本地用户的特殊需求。这是方式上的一个改变。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我们对客户的重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谈到本地的研发中心,其实PB在中国几年前就已经有软件研发中心了。这样从整个公司来看,我们在中国已经有研发中心,只是不同产品的研发中心会有不同。MapInfo在英国有研发中心,包括在亚洲市场,我们在印度也建了一个很大的研发中心。目前PB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已经在集成Group1的软件技术,对MapInfo的支持还会迟一些。
问:未来Group1和MapInfo在产品技术上是否会有整合?
答:其实美国公司已经开始在做这样的工作。我们双方有一些产品的功能有重合的地方各有特色。重组之后会做的更加完善。但由于市场的差异,一些和数据相关的业务,在中国没有销售,因此目前还不会影响到中国市场。
问:目前在中国占比重较大的行业领域与欧美是否有差异?是否有些新的应用趋势?
答:差异不能说很大。从位置智能来看,比如通信领域,我们在这个领域可以说是NO.1的,全球很多知名通信企业已经是我们的用户,中国市场也要支持统一的数据格式,这对我们来说是有优势的。当然,有些市场也不一样。比如在政府领域,国外的服务比国内更加完善,或者说服务性的内容会更加丰富。举个例子,国外政府用到GIS的时候,他们Web系统的信息会很细节,比如挖一条马路,会先做一个住户调查,然后征求与此相关的受众是否满意等等。在国外来讲,已经从传统的GIS上升到如何更好的提供服务的层面。在其他领域,如新兴的商业和保险领域,在国外是我们业务中增长最快的,但国内会迟一些。这并不完全是GIS技术的问题,也是企业运营的模式不同。比如国内保险领域的保险额几乎是相同的,不需要特别精细的计算。另外,数据也是影响商业应用的屏障,包括地图数据和商业数据。国外的获取和更新相对更加容易,相关法规也更加完善,而中国的管理则更加严格。
应用的发展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现有用户的应用层面不同,二是行业的不同。以电信行业为例,以前都是网管和资源管理者在使用GIS,是管理和维护层面的。而今天客户的应用已经上升到另外一个层面,市场部和客服部都开始用GIS。这也体现出GIS开始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客户应用层面上的不同。从行业上来讲,以前是国土、地震、环保等专业领域在用GIS,是工具型的软件,现在GIS已经扩展到各行各业,甚至融入客户业务流程系统。以前我们大概不会想到零售店也会用GIS,现在可口可乐、麦当劳、宜家等都开始用GIS管理营业网点。以前这些客户根本不会想到与GIS有关系,而现在已经有庞大的客户群在使用GIS,他们可以通过GIS了解到在同一区域上是否有竞争对手,如何选址开设新的营业网点,某店面是否会盈利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从应用层面到行业的不同。
问:您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危机对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的影响?贵公司是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的?
答:经济危机对我们并没有太明显的影响。从全球来讲,尤其是美国,包括欧洲的一些跨国企业都难逃经济的冲击。但对中国市场,包括MapInfo和Group1的业务而言,我们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看到了一些商机。为了拉动内需和促进就业,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了投入,比如铁路等,这些领域也是GIS能够发光发热的地方,这都让我们看到了机会。另外,在今天这种经济形势下,企业比以前更加关注成本。而Group1的业务正好可以通过智能化运营的角度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何与客户保持更好的沟通。比如客户账单的邮寄,是否可以突破传统的邮寄方式,采用电子账单,网站等方式。尤其对于PBBI,我们面临的很多大型企业客户,他们不仅要用到GIS,还包括数据整理、数据库,Call Center(呼叫中心)以及其他运营的层面。
问:请展望一下中国位置智能市场以及Pitney Bowes Business Insight公司的未来前景?
答:位置智能是一个创新的理念,在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认识到位置智能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和价值。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倡导这种理念。从用户的反馈来看,位置智能已经在客户应用需求的改变和观念上的认可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将是PBBI的一个好的开始。虽然说目前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我们的解决方案已经扩充到企业运营管理的角度上,从而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可以使我们与客户保持更加密切的关系,可以介入到客户的业务层面,让客户体会到价值。对我们而言,今天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问:如果用“快,很快或非常快”来形容目前位置智能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您会选择哪一个词?如果说GIS有一天会像windows一样普及,您认为这一天何时会到来?
答:我加入MapInfo今年是第五个年头,前2年的发展相对有些停滞,近3年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机会。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词,我觉得可以说是“很快”的。
GIS已经越来越普及,或许有一天也会像Windows一样普及。这一天应该不会等太久,也许只需要3-5年。如果数据的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这个过程还会更快。
以下是3sNews网友提问:
MapInfo是否会考虑对更多的空间数据格式进行支持,从而扩大其桌面软件的优势?
答:这个问题比较专业。可以说,MapInfo几乎支持所有的空间数据格式。尤其对于文件数据格式的支持是最完善的 MapInfo Professional可以直读ArcGIS、AutoCAD的格式。这也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是未来的趋势。在栅格领域,我们的最新版本会支持更多的格式同时也增加了对不同数据库的支持。我们还支持开源数据库。简而言之,只要支持ODBC标准,就可以做到数据之间的互通。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倡导支持开放性国际标准、行业标准。
另外,这个问题也带出大家对MapInfo的一个误解,总觉得MapInfo是桌面软件。不可否认MapInfo的桌面软件是先进的,深入人心的。但实际上,MapInfo很早就超越了这个角色,已经是企业级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了。
问:能否评价一下SOA、SaaS等全新架构与服务,对中国用户有怎样的帮助?
答:其实,MapInfo在国外很早就支持SOA 和SaaS。但在中国市场,SOA和SAAS还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是用户想去了解的一种服务。无论是SOA和SaaS,我们在不同的国家都有运营的模式提供给我们的用户。目前,我们在全球拥有6个数据中心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目前中国还没有,未来可能会有,但是还需要一些时间。
年来,我们一直在倡导这种理念。从用户的反馈来看,位置智能已经在客户应用需求的改变和观念上的认可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年将是PBBI的一个好的开始。虽然说目前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我们的解决方案已经扩充到企业运营管理的角度上,从而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可以使我们与客户保持更加密切的关系,可以介入到客户的业务层面,让客户体会到价值。对我们而言,今天将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声明:本文刊登于《3S新闻周刊》NO.19,谢绝非通告转载,转载请联系3snews@gmail.com。
《3S新闻周刊》NO.19目录查看及下载地址:http://www.3snews.net/bbs/viewthread.php?tid=7976&extra=page%3D1&frombbs=1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