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刘思宇(实习)
编辑 | 路也
上周末的48个小时,硅谷银行(SVB)从暴雷、挤兑到破产,令人猝不及防。
市场环境的变动一直都在。
近期美国大厂裁员人数激增:在半个月前,Meta的新一轮裁员计划已经流出;零售巨头亚马逊宣布裁员约18000人;谷歌表明在全球18.7万名谷歌雇员中,裁员比例超6%,约12000人;微软公司宣布,将于3月底前在全球裁员1万人,约占员工总数的5%;美国商业软件公司Salesforce也宣布将裁员10%,计划裁减约8000名员工……
在谷歌公司工作了九年多的赵怀(化名),讲起了硅谷环境中科技公司的种种现状,尤其是ChatGPT风波之下。而他内含的情绪也掺杂在其中,不管是工作还是个人。
裁员风波下,AI从业者吃香
裁员风波并没有放过硅谷的大厂,比如谷歌,“上次(裁员)是完全没有准备,突然袭击的,可能全公司只有四五十个职位比较高的人知道,剩下的人都是蒙在鼓里的。”
疫情期间的美联储给了企业极大的优惠,虽然行业的不景气各个企业都清楚,但公司还是在不断地扩招,全部人都寄希望于疫情过后互联网行业还会大发展一次。
然而“疫情结束之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公司招了太多的人,又借了太多的债,他们的经济出现了流动性的困难。”
赵怀表示,美联储把信贷收紧了,这是裁员最根本的原因。边裁边招是大厂的一贯作风,裁的是“性价比”低的人,招的是“性价比”高的人。
“公司裁员首先是按照岗位,程序员的风险稍微小一点,裁得比较多的是产品经理或者是这种非技术岗。还有,公司认为有前途的部门或者中央的部门裁员较少,然后认为不太重要的没有前途就裁得多。”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