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街旁刘大卫:希望街旁用户年底能达到一百万

2010年最最关注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就是LBS,每到一个新地方拿出手机“签到”成为流行。街旁网创始人、CEO 刘大卫与资深用户骆轶航做客网易科技探讨移动话联网时代的“签到”生活。

  10月12日消息,北京国际通信展于10月11日开幕,2010年最最关注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就是LBS,每到一个新地方拿出手机“签到”成为流行。街旁网创始人、CEO 刘大卫与资深用户骆轶航做客网易科技探讨移动话联网时代的“签到”生活。

  精彩观点:

  ——以前SNS可能是线上的,但LBS可以让线上线下交互,所以比较酷。

  ——希望年底可以达到100万用户,但我们一开始还是会更关注他们这种用户,他懂,并且可以传导给一些好友,所以希望我们的成长是很自然的。

  ——最大的挑战是Foursquare和街旁还没有找到一个非常大众的服务,要怎么把更多交流价值给用户,Check的这个市场可能还很小,是不是还有一段时间,或者等到我们的产品完善、更进步,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一直在努力,想着怎样把产品弄得更好。

  ——从盈利模式来讲,我觉得有非常非常多的可能性,但可能要等三四年。

  ——我们不想跟大网站竞争,而是想当他们的好朋友。

  以下为访谈实录:

  网易科技: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是2010年北京国际通信展的第二天,网易科技邀请到街旁的CEO刘大卫先生和《环球企业家》的资深记者骆轶航先生。

  应该说去年下半年今年上半年最火的是“签到”,很多人把他们称为“签到族”,可能很多网友已经知道了,还是请大卫介绍一下。

  刘大卫:街旁是Foursquare的模式,很多年没有看到的新模式,上一次是FaceBook,我们街旁网2月底开始做,5月13号上市,大概有5个月上市的时间了。

  网易科技:今天之所以把骆轶航请过来,因为他是一个资深玩家,他是我的好友,每次只要玩街旁Check一下,我的Gmail就会弹出一封邮件告诉我他在哪里签到了,他在台北、北京、深圳、伦敦签到,我会想“他要干嘛?”(笑),有时候我也会想,这样的人有多少,他可能是一个很会跑的人,毕竟大多数人不会有经常出差的机会,而经常出差的人因为各种商务工作可能不愿意或不知道去Check,在您看来,街旁现有的用户中,这样的用户有多少?

  刘大卫:现在很会玩智能手机的,不管是iPhone还是Android,市场不是很大,玩这个的还是稍微高端一点的,我自己的体验是,(Check是为了)让美国的爸爸妈妈知道我在哪里,我有一个朋友在三里屯,正好我也在那边,签到了之后就可以碰面。

  网易科技:两个朋友正好在一起,通过Check知道彼此就在附近,然后就可以见面。

  刘大卫:以前我很宅,SNS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前SNS可能是线上的,但LBS可以让线上线下交互,所以比较酷。

  网易科技:骆轶航你是出于什么原因体验街旁的?

  骆轶航:因为本身做科技报道,一开始是因为Foursquare的出现,OK,我要去用。后来慢慢发现,一个人是否经常愿意Check,取决于两点,从我个人的角度,第一是看他的社会交往活跃程度,你说他“会跑”,要看他是不是经常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不会每天只出现在家和办公室两个场合,可能我出现的场合相对比别人多一点,比如今天一早上我Check了三次。

  经常变换位置的人他对这个产品就会很满意,对我而言就是这样。对于很多普通用户而言,周末休闲度假对他的意义可能更大,平时工作对他的意义可能小,这是本身客户角色决定的。

  第二我觉得跟人的心态有关系,你是不是以社会化人的心态在活着,如果你以社会化的心态活着,你会有很多朋友,希望你的朋友知道你在哪儿,希望跟别人分享你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吃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有朋友跟我开玩笑,看我刚开始还在香港红堪火车站,突然半个小时后到了罗湖车站,然后他说“你真不怕有人过来杀你啊?”有人对这样的事情(很在意),不太在意所谓隐私的这部分人可能会对这个产品比较欢迎,也是我喜欢用它的原因,我发现我身边的人也喜欢用,大多数人身上都有类似的气味,第一是对新产品、新技术感兴趣,第二是他的活跃程度比较高,第三就是他喜欢分享,喜欢社交,这几点比较重要。

  网易科技:除了街旁之外,国内还有几个比较类似的,比如我知道的拉手、玩转……你为什么会选择街旁呢?这几个产品你应该都试用过。

  骆轶航:我试用过的产品有玩转四方、开开、街旁、网易八方我还没有试过,早年试过Foursquare,这几个产品,我选择街旁有两点原因,先说第一点原因,我发现街旁本身的曝光度很高,比如我在一些地方吃饭,在国贸那一带吃饭或工体那一带吃饭,经常会发现街旁和商家的合作,曝光率很高,这样人们就会更愿意参与。后来我发现我身边去玩LBS的人,街旁上其他的人很多,如果他同时用几个平台,街旁肯定是其中一个选项,这是第二个原因,我愿意跟这样的人交往。

  另外我发现我在街旁上的关注者和认识的好友,同步到其它社交工具上时,通过这些社交工具来到街旁的人会更多,我愿意参与其中,大卫,我真的不是在做广告,而是我观察的结果。

  第三个情况,我从今年6月份开始频率地使用街旁,这里面的一个变化就是,今年7月份我去北欧出差的时候街旁是一个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位到我在哪儿、能够让我在当地马上活动起来的人,而其它工具几乎就很难识别了,这让我觉得很OK,它背后的地图平台让我感觉(很好),信息采集、服务范围可能更好一些,基本是因为这些因素。

  当然另外有一点因素,跟我个人的习惯比较有关,我要去观察移动互联网,关注新兴的LBS的应用,所以需要选择一个最适合、最接近的范本,索性就选择了街旁。

  就这么简单。

  网易科技:大卫,在你看来,是不是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用户群的存在,你们才想去做?

  刘大卫:对。

  骆轶航:另外大卫你要想,我这样的用户并不是大众,还是非常少的。

  网易科技:非常小众。你觉得这样的用户最终能达到多大的目标?现在的用户有多少?现有用户大概是怎样的规模?期望两三年之内(达到)的理想规模是怎样的?

  刘大卫:希望年底可以达到100万用户,但我们一开始还是会更关注他们这种用户,他懂,并且可以传导给一些好友,所以希望我们的成长是很自然的。

  这几个月我们刚刚过了10万用户,我觉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线要走。

  网易科技:从我个人对Foursquare的体验以及街旁的体验来看,有两个问题是我自己觉得体验不好的地方,一个问题是它现在对定位的反应慢一点,不是很快,也可能是因为2G网络,因为我的号码是移动的,不知道3G的体验怎么样?

  骆轶航:其实速度也会有一点延迟,因为我是3G用户。

  网易科技:第二个体验,因为我没有把它同步到微博上,所以好友比较少,发现这上面似乎不能找到太多让我感觉有价值的信息,现在我还是处于刚刚开始的浅入门阶段。唯一让我感兴趣的是,我发现(街旁和)有些商家是有合作的,想知道你们是怎么和他们合作的?线下沟通?还是有一个代理?

  刘大卫:大部分都是很直接的,一开始也是选我们自己喜欢去的地方,比较酷的一些场合一。这是我们的重点,一开始做的时候我们就在讨论我们要不要做Foursquare,我们差点就做了Foursquare,为什么没做?因为我们看到Foursquare在国外和Facebook是同步的,主要的互动都是在Facebook,我们就在想,中国有没有这样的环境。

  但我们也看到了可能性,街旁第一天上线时同步到了四个大的SNS社区,开心、人人、豆瓣,用户立刻就有了价值观,可以同步到很多好朋友看到的地方,这还是很重要的。

  网易科技:你觉得定位慢是GPS的原因导致的,还是软件的问题?

  刘大卫:可能都有,现在做应用的开发者面对的都是IOS的API,或者是Android的API,所以Android、OS的底层做的是技术上的东西。

  网易科技:也就是这个体验不是我一个人会碰到,以后的100万用户都会碰到,当用户发展到200万、300万,会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导致感受体验不好,骆轶航,站在资深玩家的角度,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骆轶航:我先说一点疑虑,先不站在用户的角度,而是站在观察者的角度来提,刚才张浩提到了一百万用户、两百万用户,您说到年底想达到一百万用户的目标,先把这个放到一边不说,就说10万用户,10万用户对于中国将近3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而言,是非常小、非常琐碎的一个数据,哪怕现在把用户积累到100万,它仍然不是一个大数据,即使是500%的增长都不足为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觉得产品上的感受同样重要,在我们不断跟商家合作、强化运营的时候,产品感受也同样重要。

  我要说两到三个小疑问应该是这样子的,一个是刚才张浩提到的地理位置定位慢,可能还有点偏差,不够准确,当然,这与它背后的地图平台是有关系的,把我定到海上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

  网易科技:开启GPS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骆轶航:会出现。

  网易科技:太邪了。

  骆轶航:我在香港国际机场里面Check in时,它显示的是我在港湾上,反复定位了好几次还是在港湾,我想说的是,可能定位不是很准。包括一些很重要的地标性商家,我们肯定在那边有合作,或者很早就有网友去Check了,但找的时候还是不容易找到,数据采集这部分可能还是有一个提升空间,当然,对于每个业者来说都是这样的情况,我个人就有这种感受存在。

  第二有一点可以探讨的东西,自夸一点的说,我本身是一个实在的签到者,到了这个地方我才会去这个地方Check,获得徽章、积分,出一些攻略,但现在我们有一个功能,虚拟Check,本身你没有在这个地方,但也可以去Check,作为一个观察过很多公司运营的人,我理解这个做法的用意,是为了让更多用户发现更多地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参与性,激活他们更多使用街旁的频率,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HTC进入中国大陆,街旁也和HTC达成了合作,以后会在HTC的两款机器里置入应用,我们在运营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有一个担心是,虚拟的用户体验多大程度上不能够和真实的Check用户体验达成平衡,会不会因为一方的用户破坏另一方的用户?因为很多人的目的就是真实的分享,知道自己的朋友在哪里,这两者之间怎么区分,内部资源怎么平衡。

  另外就是怎么在产品上有所区隔,虚拟体验和现实体验做得有区别,正如左边的搜索结果和广告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要做有效率的区分,让用户的意图、使用习惯和他所需要的东西更清晰。

  第三,有一个小探讨,现在我们的客户端是HTC的,点进去以后是一个占用内存非常小的网页格式,我考虑的是,它是否符合所有用户的使用习惯?现在我的使用习惯是这样的,但很多用户是这样的,要后退时喜欢按左上角的退出按纽,如果是客户端,就非常容易通过按键操作,如果是网页格式,就必须这样做,对于很多用户体验来说,尤其是不熟悉触式,而是熟悉键盘的用户来说会欠缺一些。在现阶段我们做真正客户端的LBS也是非常好的选择,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网易科技:我是这么想的,的的确确,有一天它应该会有一个虚拟签到的界面,但要有区别,比如颜色不一样,或是图钉不一样,让大家知道他不是真实地到了这个地方。

  骆轶航:因为它本质的目的还是分享。

  网易科技:我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个MM,一个帅哥,或者这里正好有一场秀,这些是真实的分享,能够让更多人分享。但慢慢地我发现了一点很难让我体验到的地方,如果我只是到这里签个到,对于消费者来说我得到的是积分、奖章,当我把分数攒到很多以后……比如QQ的Q币,很多时候Q币可以用来买东西,买衣服、买食物,街旁的积分未来是否可以用于真实的购买?积分攒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换一个很炫的礼物?现在我只是在盲目的攒,不知道大卫是否有这个想法?

  刘大卫:是有的,我们和Foursquare相比第一个小的差异就是徽章功能,在Foursquare上你可以得到徽章,但这个徽章可能没有什么现实的特别用处,但我们加了一个功能,有一个按纽,你按下它就可以使用这个徽章。比如你在一家耐克店,要是同步到四个SNS,Check我在耐克的一个活动,它就送你一件T恤,但不可能送每人两三件,而是只送一件,使用完之后徽章还是存在,但它也有价值。这只是初步的实验。

  网易科技:中国国内从上半年开始出现了“百团大战”,大概有一两百家团购网站(兴起),团购网站在国内出现了很多问题,也有很多人赞扬。

  骆轶航:我昨天去吃梭边鱼,结果排队排了一个多小时。

  网易科技:因为团购的模式是用户提前把钱支付给团购网站,然后团购网站支付给商家,结果商家跑掉了,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现在街旁会不会有一点团购的味道?

  骆轶航:大卫一开始强调的一个词抓住了我,带一点点LBS的SNS的东西,以后我们是不是会更多强化SNS,甚至把团购等都带到社交群体中来,这样我们本身就和Foursquare越来越不一样了,变成了一个应用类工具。

  刘大卫:对,这里有一个词,搜索好友的关系,我们看到Facebook和人人都用它做很多传统的东西,可以在上面建立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东西,街旁有做一个功能,叫探索,比如跟团800合作,你可以看到附近的团购地都有什么,这也是在搜索好友基础之上建的关系,不只是内容,用它可以分享给好朋友。

  网易科技:对于未来呢?除了用户体验之外对街旁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么讲吧,抛开一切,最近的10月、11月、12月,这一个季度你觉得街旁最需要完善的是哪些?

  骆轶航:需要投入精力的是哪部分?

  刘大卫:其实我觉得我们最大的挑战是Foursquare和街旁还没有找到一个非常大众的服务,要怎么把更多交流价值给用户,Check的这个市场可能还很小,是不是还有一段时间,或者等到我们的产品完善、更进步,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一直在努力,想着怎样把产品弄得更好。

  第二,现在有很多大网站,LBS也是他们很看重的,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希望街旁可以成为用户最酷的朋友,我们不想跟大网站竞争,而是想当他们的好朋友。

  骆轶航:商业模式,这是我们每天要思考的问题、要担忧的问题吗?

  刘大卫:对于商业模式的思考,不管在中国还是哪里都是这样。

  网易科技:至少现在的街旁还是靠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运营,但总有一天它会独立运营,甚至有一天到纳斯达克上市,就需要有一个对投资者说得过去的商业模式,你怎么预想这个商业模式?

  刘大卫:说实话现在还很杂,但我们觉得线上线下交叉的SNS有很大很大的市场,所以我们要去开发,首先自己要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产品和服务,是否使用了街旁可以让我和朋友、家人距离更近,要把它做出成绩。

  从盈利模式来讲,我觉得有非常非常多的可能性,但可能要等三四年。

  网易科技:有些朋友对街旁稍微有一些抵触心理,觉得会泄露隐私,比如我有老婆,已经结婚了,现在出去和别的女生约会,一不小心Check了,被老婆看见了,那我就死定了(笑)。

  骆轶航:你可以选择自动隐藏啊。

  网易科技:这种特性会导致一些人不愿意使用街旁,而这些人可能是中高收入者,因为他们总是在不同的城市转来转去,像他这样的资深玩家就是在全世界飞来飞去的人,现在街旁有一两千个这样的人吧?

  骆轶航:对于街旁的探索,我自己观察到的就有好多,我没有配合你们在惠普专卖店的签到,但我看到你们做得很好,包括和耐克,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合作。

  有一个看法可以交流,我不是很同意张浩的说法,只有一个人满世界乱飞才能成为这样一个玩家,这个问题的延伸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LBS,什么是真正的玩家。

  网易科技:你的行为会在你的新浪微博及开心网上同步,这会给你带来大量的关注,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被你拉进了街旁。

  骆轶航:其实我想说的是,什么样的人对它更有现实愿望呢?是否每天时刻担心自己的隐私?拜托,我也担心自己的隐私,不担心隐私的人才会使用这个东西吗?其实不是,在我想象中,恰恰是那些拿着山寨手机,听歌,在网上玩劲舞团,用各种琳琅满目的琐碎插件包装自己的QQ空间的人有这样的表达欲,我在哪里,我要跟你分享什么,我觉得这个市场非常大,哪怕我只是活跃在二线城市,但我也希望和别人分享,碰到朋友,因为他们的交往途径比很多人少,我觉得这种用户是非常广泛的,这对街旁就是一种挑战,因为现在我们支持OS、支持Android,支持Symbian……重要的是,我们更广阔的市场是群众市场,那个市场比较大,如果这些被激活了,那它就会是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更中国的市场,就像你这样,获得徽章、点进去,到现实中体验,对他们而言会更容易回应这部分东西。

  网易科技:在中国大概有1.5亿用户都是非智能手机用户,其中有很多人还是山寨机,但也开始有很多人向智能手机迁移了,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其实,在中国互联网成功的公司,几乎都是因为抓住了这一个市场,在我看来,如果街旁想在中国真正扎住根,除了轶航这样的疯狂玩家……

  骆轶航:一般疯狂吧,还不算很疯狂。

  网易科技:他下面还有很多玩家,对于这样的市场,你们准备怎么插入?

  骆轶航:在中国两三百万的iPhone用户和一百万Android用户中找出这些用户容易还是从将近三亿用户中找出这些用户更容易?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刘大卫:是好问题,其实Android有这个功能,有UP的习惯,也有玩SNS的习惯,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做了调查,问25个人,你现在用SNS,比如人人网、QQ或别的,你有没有习惯会和别人分享你正在哪里?我们发现80%的人都有。所以我们发现,这个习惯其实是大众的,我记得最早启动SNS时,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用这个?我已经有线下生活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超大的市场,因为每个人都有线下的生活,最宅的宅男也可以从他的房间到另外一个房间,从他的房子到办公室,可能飞去伦敦、台北、香港的人也有很多,我们都在同一个地方,我们都想要分享。

  网易科技:今天我们聊了签客族,毕竟街旁刚刚存在半年多时间,在中国它发展的时间还很短,未来它的市场很难预料,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明年这个时候智能手机的用户肯定会比今年增长更多,甚至华为、中兴会推出千元智能机,如果这样档位的手机进入市场,可能就会促进街旁网的发展。

  骆轶航:在手机中有战略合作的激活,其实比应用下载的激活高得多。

  刘大卫:为什么这个市场很有趣?以前有部分团队做娱乐,有部分团队做SNS,做WAP的开发,也有一部分团队做Mobile的,我们觉得这非常非常有趣,因为跨越了很多不一样的领域,就像刚才讲的,和硬件怎么配合,这很重要,和软件怎么配合,也超重要的。

  网易科技:非常感谢二位来到网易在通信展上设置的直播间,希望下次我们再找个时间好好就签客族的现象聊一聊,看看那时中国的签客族是什么状态。谢谢。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