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徐文中:苍穹数码未来几年将拥有两到三家上市公司

在大家的印象中,苍穹数码并不是那么显眼,早些年的苍穹甚至是乏善可陈,更有甚者认为苍穹数码还有些“土”。然而,最近一年多,周围关于苍穹的声音越来越多,仿佛一夜间声名鹊起。苍穹数码总经理徐文中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内拥有两到三家上市公司。

  3sNews讯 成立于2001年的苍穹数码,当时只有两台同方牌计算机,一台飞利浦计算机和几张桌子,刚开张的前三个月只接到一个活,而且是在不赚钱的前提下接下来的。在没有活干,没有收入的压力下,苍穹的几名合伙人压力很大,迫于无奈在街上沿着工地找活干。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把身体都拖垮了,经常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候只有四百块钱。

  在大家的印象中,苍穹数码并不是那么显眼,早些年的苍穹甚至是乏善可陈,更有甚者认为苍穹数码还有些“土”。

  然而,最近一年多,周围关于苍穹的声音越来越多,仿佛一夜间声名鹊起。2008年国家二调办组织数据库管理软件测评,通过了两个平台四个产品,其中便包括了KanqGIS平台。苍穹数码总经理徐文中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内拥有两到三家上市公司。

  现在的苍穹数码注册资金105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1.5亿元。在全国京外25个省市设有办事处及分公司,员工总数超过800人。2008年苍穹公司实现销售产值1.2亿,2009年产值达2亿,2010年上半年的销售产值就达1.2亿,近年来平均每年员工增长率达42%。这一连串的数字,让我们对这个原本从测绘起家的公司近几年发展速度之快感到惊叹。

  从“名不见经传”到声名鹊起,苍穹数码被誉为业界的一匹“黑马”。在采访中,徐文中却表示,“创造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并最终获得社会仍可,是需要时间的,苍穹能耐得住寂寞。”

  Q:苍穹公司近几年发展如此之迅速,员工规模不断扩大,公司产值连年飙升,您认为这些成功的背后都有哪些比较重要的因素?

  A: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前瞻性的战略布局。苍穹从2001年开始做测绘,每年收入稳固,去年测绘部门产值首次突破亿元,达1.1亿元。我们在做测绘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跟数据处理打交道,感觉市面上这些商业软件无论在数据处理的效率上,还是在专业程度上都无法满足海量空间数据处理的需要,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商机,于是从2002年开始我们便进入了软件领域,研发相关的数据处理技术。

  通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努力,到2005年,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GIS平台,现在软件从业人员近300人,在整个大环境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近两年销售了近2000套,去年软件销售额也超过了1亿元,接近测绘部门的产值。

  苍穹去年在武汉成立了仪器公司,目的就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规划,积极投身到卫星导航芯片及终端设备研发和制造产业,为北斗的商业应用探索出更多可行途径。

  我们之所以会进入导航领域也是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的一件大事,我们希望在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中尽一份力量。长期以来中国是输出人才,引进系统,核心技术大都掌握在国外人手中,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互联网到卫星导航网,无不受制于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我们将面临很危险被动的处境,比如说我们国家的电力设施现在是依赖GPS授时,如果GPS出现问题,或者恶意操作,都足以让我们电力系统瘫痪,所以中国无论在军用上还是在民用上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导航系统。

  关于北斗导航系统、GPS导航系统和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的多模芯片我们要自主开发,抓住导航领域的上游产业的核心。这是产业的跨越,又要进入硬件生产和销售领域,但是我们很有把握,苍穹非常有潜力。国内这么多GPS终端厂商几乎没有几家生产核心技术产品,产品的附加值很低,而我们要做的是有核心技术的产品,无论测量精度,还是测量效率上都是一流的。

  我们坚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流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是没有前途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做技术研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

  Q:刚才您谈到了苍穹公司GIS平台方面的发展,三维GIS也是时下业界热议的话题,您对三维GIS有什么样看法?

  A:其实我认为GIS不应该太过区分为二维和三维,所有的地理坐标都是三维的,二维GIS最终也将向三维转变。今年年底苍穹也将推出第一个版本的三维GIS平台。

泰伯网

今年年底苍穹数码推出第一个版本的三维GIS平台(3sNews摄)

  Q:您很多地方都谈到对核心技术的重视,那么对于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人才在推动公司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是否起了很大的作用,苍穹的人才理念又是如何的?

  A:是的,前面讲到的导航领域,苍穹数码就已经积累了大批的高精技术人才和技术基础,下一步我们还将成立苍穹数码研究院。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深知要掌握一流的技术,必须拥有一支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队伍,最核心的算法技术往往都是掌握在少数高端人才手中。我们非常重视高端人才的积累,对高精尖人才培养一直有大量的投入。

  在北京我们除了建设苍穹数码研究院以外,还将建造大约两百套的住房,提供给公司的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我们会尽可能的为员工提供有最具竞争力的待遇。

  中国目前在地理空间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还是太少,毕业生要成长为高端技术人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苍穹给新进的毕业生提供非常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工作中努力钻研,磨练成为掌握高技术的核心人才。人才的培养更重要是自身的努力,光靠外界的影响是不可能成才的,所以年轻人千万不要随意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的与国际上的一些院校研究机构合作成立研发机构,进行技术上的人才交流和人才储备,确保苍穹的技术水平的先进性。

  Q:您刚才谈到苍穹在海外成立了研发中心,为什么考虑在海外布局?现在是怎样的布局模式?

  A:之所以考虑海外布局,主要是希望能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人才往来和技术交流,提升苍穹公司国际化水平,让苍穹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目前苍穹与英美两国都展开了合作交流,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设立了实验室,并成立独资公司。还在新加坡成立了一家由苍穹控股的合资公司。

  明年就是苍穹公司成立十周年,我们会在十周年庆典上举办国际学术交流会,与国内外技术人才讨论行业技术发展。目前苍穹公司已有从国外引进的研究人员,同时也已经委派数名技术人员到国外交流。

  实现技术上交流也是我们海外布局的一个目的,目前技术交流主要集中于导航芯片研制和GIS软件研发。导航终端研制是我们新涉足的行业,和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此方面进行技术交流能推动我们在核心技术领域的进步,目前苍穹和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合作交流正是在导航芯片开发领域。美国的GIS领域一直比较前沿,我们和美国的合作主要是在GIS领域。

  将苍穹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与国外的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就是为了实现此目标。关于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推广我们已经有了初步规划:新加坡的合资公司主要负责产品在东南亚市场的推广,英国的公司主要负责欧洲和非洲的推广,美国的研发中心则主要负责美洲市场的推广。

泰伯网

成立于2001年的苍穹数码,现在已经开始海外布局(3sNews摄)
 

  Q:您认为目前国内的市场秩序如何?创新型民营企业要获得成长还需要哪些政策和市场条件?

  A:我认为目前国内市场的秩序还有待梳理和完善。

  我们希望国家科技政策能多一些倾向于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在市场上的打拼获得生存和发展,很少获得外来资金和技术的援助,因此为了生存,创新性是比较强的,应当给予鼓励和扶持。

  民营企业获得的国家科研基金方面的资助较少,如果在产业政策方面,创新型中小企业还得不到更宽松的成长条件,生存压力便更大了,比如当国家大型项目竞标时,如果将竞标门槛设置过高就不利于中小企业参与竞争。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这也是为国际公认的事实。比如在英国有这样一种政策,一个大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必须至少有一家小型企业参与,没有小企业的参与就无法得标,因为在他们的理念看来,有一家小型企业的参与就相当于在技术创新上多了一个方向。但在我们国家,政府对创新型企业还没达到这样的支持力度。

  正是因为缺乏以上两种政策的关照,在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下,很多企业为了能在短期内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往往不安于踏实钻研技术,也就不愿意在技术研发方面有太多投入。我们还是希望能通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抑制泡沫经济,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文 潘巧云 刘刚 摄影 梁子)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LBS面向基础服务或迎来更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