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粤高度重视数字城市建设 20市获批地理空间框架项目

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有20个市经国家测绘局批准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河源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正向国家测绘局申请,其中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佛山等5市列入国家测绘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城市。

  从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国家测绘局自2006年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以来,广东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成效显著。目前,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有20个市经国家测绘局批准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河源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正向国家测绘局申请,其中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佛山等5市列入国家测绘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城市,其他15个城市列入国家测绘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广应用城市。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俊祥表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是数字中国、数字广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珠江三角洲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和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基础工作,是服务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一项公益性事业。

  广东省高度重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珠江三角洲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已列为省委、省政府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重大工程项目,旨在加快推进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由省级平台和市级平台构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及其形成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和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基础。

  据了解,数字佛山、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已基本完成,已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项目预验收;数字珠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设计书已经国家测绘局组织的专家评审,签订了共建协议,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数字广州、数字深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设计书已报国家测绘局审批。汕头、韶关、阳江、江门、中山、东莞、梅州、肇庆、清远、潮州、湛江、揭阳、云浮、茂名、汕尾等15个城市经国家测绘局批准列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推广应用城市,其中数字茂名、数字清远、数字潮州、数字江门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工程设计书已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验收,省国土资源厅与各市签订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共建合作协议,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

  李俊祥介绍,今年,国家测绘局和省国土资源厅签订了《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省厅和各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了《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国家测绘局将对列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城市影像资料获取、国家基础测绘成果使用、公共平台建设及国产自主软件研发配置等方面提供支持;省厅对列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城市将在航空摄影等数据获取和数据处理、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和保密技术处理、省级基础测绘成果使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并确定技术支持单位组织实施,成立了相应的技术队伍,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目前,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已完成珠江三角洲9市和茂名市的1:1万地形图保密技术处理,完成惠州、佛山大比例尺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试点,上述两项成果已通过国家测绘局和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验收专家组评审,并经请示国家测绘局,同意将成果应用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及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中。

  李俊祥强调,要做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工作,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确定政府的主导地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首先应确定政府的主导地位,应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数字城市建设领导协调机构,研究制定相关的制度与措施,统一协调解决框架建设与应用中的困难与难题。通过领导协调机构,体现政府主导作用,从机制和政策上保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统一建设和充分利用,才能保证所建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权威性、唯一性、统一性,打破部门主义、条块分割,减少并杜绝信息孤岛。

  二是抓好基础测绘工作。基础测绘工作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根基工作,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数据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支撑和保障,是坚强后盾。没有良好、完整、规范的基础测绘资料,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就无法取得成功。

  三是加强推广应用工作。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城市政府和各部门的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活动提供科学的手段和支撑,和满足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基础地理信息公共产品的需要。只有有用,才能有为,才能被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所接受,才能确立它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

  四是做好更新维护工作。地理信息数据具有动态发展、持续更新的特性,要求我们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更新和维护各类设施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只有保持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和各类基础设施的稳定性,才能保障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及应用系统有效运行,使其在城市管理与决策中持续发挥作用。

  五是强化技术队伍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专业性非常强,建设过程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跟进和组织实施,建成后的服务、维护和运行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平台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应用,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各地在实施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配备、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