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泰伯网 子寸丰
编辑 | 鹿野
不久前,小鹏汽车官微发布了一段优化更新后的城市NGP工程版视频,何小鹏驾驶着小鹏P5在广州街头,穿越广州闹市区,全程26公里0接管。小鹏城市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即城市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对这项功能,每家车企的叫法并不相同,但实现场景和功能趋于一致。
从去年底开始,魏牌、小鹏、极狐相继宣布年内推出城市NOH,多家车企为导航辅助驾驶“进城”预热,但日期已至,车企超时赴约,一直没有迎来落地官宣。今年上半年时间内,导航辅助驾驶仍停留在封闭路段。
8月26日,在今年成都车展上,魏牌副总经理乔心昱对外宣布,长城旗下高端品牌魏牌摩卡将成为首个量产城市导航辅助驾驶 NOH 的车型——摩卡DHT-PHEV激光雷达版。
同时,魏牌宣布车型将于9月底量产,或将率先实现城市NOH(Navigation on HPilot)落地。
据悉,作为目前量产车里拥有最大算力的智能驾驶系统,这套系统采用的是“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重感知、轻地图”正是目前行业争论不一的焦点话题。
高精度地图并非充分必要条件?
小鹏CEO何小鹏曾认为,城市辅助驾驶一定是个挑战,但这是一个过程。
在如今的量产智能驾驶技术领域,智能驾驶的技术路线分为三种流派:纯视觉、“重地图轻感知”、“重感知 轻地图”。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纯视觉流派,具有成本低、可规模化的特点,但单靠视觉感知摄像头,容易受环境限制从而影响探测精度。目前,绝大部分车企都在走‘重地图、轻感知’的路线,即依靠高精地图的辅助完成智能驾驶。
理论上,高精地图是城市辅助驾驶的“神器”,造车新势力们基本上都采用多传感器+高精地图的方案,高精地图在领航驾驶功能中作用明显。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