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化、加剧了产业转型过程中的“阵痛”。
撰文 | 泰伯网 芽茶苏
编辑 | 鹿野
“企业工程款回收难、现金流紧张、日常经营困难......新项目竞标更激烈、中标难度更大、中标价格更低.......”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部五省地理信息企业座谈调研视频会议上,“回款”这一令人忧心的问题,再度成为行业讨论的中心。
从传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升级至深入各产业的空间数字化服务,地理信息产业正在经历前景广阔,但过程艰难的转型时期。而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则为正处于转型阵痛期的地理信息产业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这一特殊时期,由于多方原因导致的回款压力,成为了压在地信企业头上的一把“刀”。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难,一拖三四年
“收款特别困难!”
数家企业在与泰伯网沟通时反映,部分项目的回款周期超过两年,甚至长达三到四年。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