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至2023年这两年,行泊一体方案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撰文 | 泰伯网 孔付慧
编辑 | 鹿野
近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易航智能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行泊一体方案量产上市,相较已上市的同类方案成本降低50%以上。
据了解,2023年,多家企业的全场景智能驾驶方案也将在量产车上搭载。从多传感器融合、功能集成,再到大算力域控制器量产上车,行泊一体方案为高阶自动驾驶提供发展新思路。
国内供应商的机会?
“如何用相对较小的算力驱动自动驾驶是大规模量产必须面对的问题。”易航智能创始人兼CEO陈禹行说。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新车搭载行车和泊车功能的上险量为214.75万辆,其中绝大部分仍采用传统分布式架构。然而,传统的分布式架构难以满足计算需要,车企采购成本更高,同时冗余问题明显。
目前,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逐步从分布式走向集中式,大算力芯片和域控制器一起,将低速泊车和高速行车两相融合。优化算法,降低算力消耗,行泊一体可以被视为未来中央计算平台的前期试水。
目前,传统Tier1巨头们正逐步垄断市场。截止2021年底,中国市场L1-L2级新车ADAS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仍然是外企。
据了解,传统Tier1巨头采埃孚也计划于2022年底在中国车企的车型上首次搭载自动代客泊车系统。同时,该公司对国内一家供应商进行了战略投资,双方将共同开发这套系统。
在采埃孚中国电子与驾驶辅助系统事业部工程总监邢勋看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泊车需求的增长,针对停车难这一市场诉求,低速泊车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