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
5月21-22日 北京
先导片发布,数十位KOL倾情演绎时空智能
邀你一起  探索未来
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政务版地理信息平台推广困难重重 政府支持是关键

如何形成与土地、交通、林业、水利、民政、公安等部门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共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和“一站式”在线地理信息协同服务机制,都是省、市级节点必须面对的问题。

        十年地理信息服务推广路

  1999年,第一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在北京召开,加上之前不久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提出“数字城市”的概念,正式宣告了一个地理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那时候,地理空间产业蓄势待发,很多人也已经开始意识到,属于地理信息的时代要到来了。在此之后的十年里,很多省市都开展了数字省份、数字城市的建设工作,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技手段,为很多行业信息的呈现提供了另外一种全新的载体。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我们所期待的全国地理信息服务工程正在华夏大地推广开来。近年来,国家测绘局多次召开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会议,反复强调加快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速度。前不久,国家级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上线公测,也标志着这场全国范围内的平台建设,已经到了真正落地的时候。

  那么建设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最终目的是什么?按照国家测绘局的思路,在实现各类地理信息资源联动、共享的前提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将可以满足政府、专业部门和企业对地理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需求。国家级主节点之下设31个省级分节点和333个市级信息基地,其中省、市节点负责本地区公共地理框架数据建设与维护更新,并最终实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其中,公共地理框架数据、服务系统及门户网站、软硬件环境等,均可利用“数字城市”建设成果。

  毫无疑问,省、市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将会在整个平台架构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们将为国家级节点提供最有力的支撑。此外,如何形成与土地、交通、林业、水利、民政、公安等部门互联互通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共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和“一站式”在线地理信息协同服务机制,都是省、市级节点必须面对的问题。

  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决定平台建设进展

  随着国家级主节点的进一步建设,我国当前已经启动山西、吉林、黑龙江、江苏、重庆、山东等10个省级分节点建设试点工作。其中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更快,山西省地理信息公众服务平台、浙江地图网等二十多个平台已经投入使用。然而,上述已上线的平台并非均为按照国家测绘局要求建设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还有一部分是各地以前开发的地图网站,真正的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还在建设中。

  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推广相比公众版要困难得多,往往需要协调很多部门参与到平台建设中来。而且单单依靠测绘部门的力量推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还是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参与进来,对平台建设的推广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浙江省测绘局副局长周方根表示:“无论是地理数据还是其它数据,都涉及到各部门的利益问题,如果不能够对数据共享进行明确的规定,即使平台建设好了,也很难按照预想的方式运营下去。浙江省则对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颁布了政府法令,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各省市政务版的平台正在紧张研发中,部分上线的政务版平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平台的长效运营还要看今后与行业部门的合作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像浙江、山东、江西等地这样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安徽等地就面临一种“要政策没政策、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的困境,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阻力重重。

泰伯网
浙江地图网矢量、影像地图双屏同步浏览

  对于市级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由于国家测绘局规定可以采用数字城市建设的成果,而我国很多城市都曾经进行数字城市或城市地图网的建设,因此城市节点推广的速度也非常快,很多城市都已经推出了市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但是,由于整个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要实现从上到下的联动,数据的统一及实现现有平台数据与上层节点的联动也将成为平台建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正如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蔡晓兵所说,“数据的统一,原则上在于标准的统一,不是传统意义上数据格式的统一,而是数据以服务形式对外提供时,需要遵从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表达形式的标准。”

  大众需求激增 信息准确度是关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公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量也逐渐提高,更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或移动设备进行地理信息的查询等服务。其实公众对地理信息的基本需要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就是基本的地理信息查询服务和导航服务。在线服务主要以提供地理信息查询为主,而且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同专业人员不同,他们需要的公开的地理信息,完全不会涉及国家地理信息保密的相关内容,而且对几何精度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找到大体的位置就可以了。

泰伯网
山西省地理信息公众服务平台的面状地物显示

  对于省、市级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来说,究竟能为大众带来什么谷歌地图、百度地图是否完全可以满足大众的需求?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传统的大众地图网站拥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无论是先进的技术还是高效的访问速度,都是政府搭建的平台很难比拟的。然而,大部分电子地图都面临着更新不够及时、属性信息不够丰富、数据精度不够细致等问题。但是,公众对地理数据要求最高的一点就是现势性,也就是所查询的地理信息必须的准确的、最新更新的,这样的数据才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作为国家测绘和地理信息相关单位,拥有着全国所有的高精度权威基础地理数据,因此在提供公众服务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那么省市级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否真的能够达到这种要求呢?在赴浙江省测绘局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浙江省测绘科学院李爱勤副院长亲自为《3S新闻周刊》的记者展示了浙江地图网的数据精细程度,通过与谷歌地图、百度地图的对比,可以认定就浙江省范围来说,浙江地图网要比这些商业地图更加详细、更新速度更快。比如谷歌地图上对于杭州市很多已经搬迁的地址还没有做出反应,而浙江地图网已经做了更新。作为浙江省平台承建方之一,广州奥格公司副总经理彭进双告诉记者,浙江省测绘局有专门的一个团队在对地图网站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更新,因此在地图更新上要比普通的商业电子地图更快。

  按照国家测绘局的规定,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主要负责以1:1万、1:5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为数据主体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市(县)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以1:2000至1:5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为数据主体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已经上线的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所提供数据的精度也有所不同,比如江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最高数据精度为1:9000,而山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精度则达到了1:4500。山西省综合地理信息中心周耀学主任表示,“百度地图、谷歌地图是商业公司建设的具体的商业地图应用项目,两者不具有可比性。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同样也向百度和谷歌等企业开放。”

  据了解,在已上线的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大部分都提供了分类信息查询、交通路线分析等基本功能。当然,很多平台也加入了一些更加高级的功能。数字河南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还添加了人口、行业产值、人均消费等行业数据,甚至还提供了统计分析等GIS分析功能。另外,不少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了“我的地图”功能,用户注册后可以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并保存这些信息,方便个人的查看和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的平台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比如陕西等地的平台就采用了先进的Silverlight技术,这些以往只在专业GIS项目中采用的技术使得整个平台更具时代感,也让用户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市级平台也是如此,以全国首个通过验收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数字太原”为例,地图中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面状数据,还集成了很多政务和综合分类信息,如只要在政务公开栏中点击“住宅用地基准地价”、“商业用地基准地价”或“工业用地基准地价”,地图终究会按照地价的级别进行专题地图的显示,地价情况一览无余。

  政务版平台前路漫漫

  在越来越多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上线的同时,各省市的政务版平台也都在紧张建设当中。由于政务版地理信息的建设要比公众版复杂、困难得多,因此目前正式上线的政务版平台也比较少。在过去几年中,很多政府部门已经发现了地理信息相关技术能够为工作带来很多的方便,有些功能可以大大提高事务处理的效率,因此GIS系统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业务系统中。但是由于地理数据更新不及时、行业数据与地理数据结合度不够等问题,地理信息技术在更多行业和部门应用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就是为政府部门和行业应用提供一个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在这个基础上面进行一些功能和应用的开发,从而避免重复建设等问题。

  造成政务版平台建设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各地地理信息相关部门的发展基础和其可提供的信息量都有很大差别。而且应用部门对地理信息应用的理解程度也深浅不一,还需要进一步地引导和提高。因此,调动相关委办局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业务部门主动采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信心,进一步理清业务数据更新、过滤和发布的流程机制等都是平台建设之前需要积累的。其次,在各地的建设中,多少是以测绘部门为主导来进行平台建设的,由于各省市测绘部门的能力不同,在当地的主导地位也有所区别。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不够强势的测绘部门在引领的过程中就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再次,如果其他部门要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应用的话,就要把行业数据和地理数据进行有效地结合,然而数据作为一种有价值、可以创造利益的资源,很多部门是不太愿意与其他部门进行共享的,这也就为政务版平台今后持续有效地提供功效提出了考验。

  当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也为跨部门协调提供了一个契机。“在过去的数字城市和政务协同系统的建设中,条块分割导致的跨部门协调一直是比较困难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从管理政策、标准规范、技术手段等多个层面来解决。”中的数码集团副总裁曾文表示,“从技术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解决,我认为共享平台需要有力地支持分布式多元异构数据以及分布式计算资源的统筹整合,而不能把数据和功能都集中在一地。另外,平台建设要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各个协作单位投入自身资源的同时应该容易地从平台获得空间信息服务,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增加自己的工作收益。平台对外提供的空间信息服务,要方便地嵌入到协作单位的业务系统;协作单位需要很方便地搭建自己的空间信息系统,这样才有利于提高相关单位的积极性并促进其维护和更新数据。”

  此外,有很多地方的测绘部门也做出了一些好的尝试,并为其他省市的建设提供了可鉴之处。以浙江省为例,由浙江省政府发布的《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办法》已于7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全国首个关于规范地理空间信息交换和共享活动的地方政府规章,为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做出了保障。在此之前,浙江省测绘局已经同16个省级部门签订了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协议。在这种政府法规的保障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政务版将能够更好地发挥数据优势、为行业应用做出贡献。(文/肖振强)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