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对于GPS市场,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看到了全球第一品牌TomTom开始进驻国内,相信会给国内动荡的GPS市场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而TomTom也将给国内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导航体验。作为全球第一品牌的GPS厂商,TomTom来自荷兰,在欧洲和北美都有着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在欧洲拥有50%的市场份额,而TomTom的产品也获得了市场和业内的一致认可。作为TomTom在中国市场的总代,上海兆盟实业有限公司也将承担其TomTom在国内的落地和品牌推广。记者对上海兆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进行了专访。
问:国内GPS市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是已经算比较成熟了,客户群体也比较稳定,TomTom此时进驻国内,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李明:其实在此之前,我们对这几年的市场做了一个调研与总结,目前正值GPS行业高速发展期,同时也进入了行业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做一个好的市场营销策略,对客户进行一个横向掠夺,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基于营销判断TomTom在这个时候进入国内市场,是非常恰当的。
问:TomTom作为全球第一品牌,在国外经营了多年,也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而在此时才进入国内市场,会不会显得有些晚?而李总对于国内的GPS市场又是怎么看待的?
李明:刚才我说了,目前的消费增长对市场而言还是比较积极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我没有谈到的,我们经过市场调研后,发现现在市场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品牌在全国能做到产品、功能、渠道、价格,以及品牌知名度同时最优与最大化的。再者,目前品牌的前三名对市场的贡献度并不足以超过20%,我认为市场还没有进入到最佳时刻。而最佳时刻的表现应该是这样的!前三个品牌总量可以掠夺到市场70%以上的份额,所以这说明国内GPS市场还属于变革的前夜,还有很多的市场空白。那么这个时候TomTom进入国内,既避免了导入期的教育成本,又理性的规避了成长期特有的价格厮杀。可以说,TomTom把握了最好的营销节点。
在欧洲,TomTom个体品牌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北美,Garmin也是占到了50%,前十名的品牌几乎掠夺了市场80%以上的份额,所以国内GPS市场还没有开始真正品牌时代,TomTom需要加大经营力度。
问:从简历中可以看得出李总的个人工作经历非常丰富,无论是之前在恒基伟业操作商务通,还是后来在合众思壮操盘任我游,都令这两个品牌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此次是什么原因促使李总去接手TomTom的?在接手之后,李总对于TomTom在国内的渠道建设、品牌打造有什么样的计划和目标?
李明:首先我还是比较怀念和感谢在任我游工作期间大家给我的帮助和支持,尤其是郭信平总裁当时对我的信任和战略上的支持,确实后期因为一些身体方面的个人原因,而做了一些自我的修整。而与TomTom的合作,也是基于一个机缘,双方走向了一个合作的关系。
作为TomTom开放市场的中国代理商,我们在品牌、渠道建设上,首先把握的是阶段性营销的正确性,不要走错位,一步一步做扎实,在品牌建立传播中,希望用一些创新的方法,快速而有效的打开TomTom在市场的认知度和点名率,帮助渠道良性的运作,目前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具体的规划,正在稳步实施。发布会之前,我们是整个品牌的预热阶段,对通路与消费者的一个告知。而这次新品发布会也是全球同步,欧洲也有管理人员到中国,这也证明了荷兰总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在之后,我们还有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力争在年底之前,能做出TomTom在市场的好感度,终端的高点击率。
问:提到国内GPS的大品牌,屈指可数,其中任我游算一个。作为之前任我游的操盘手,李总此次带领TomTom团队,感觉与之前操盘任我游有哪些不同?今后的品牌宣传,渠道管理会借鉴之前的经验吗?还是以一个全新的模式来经营TomTom?
李明:压力还是会有的,经过前几年的运作,任我游在国内有了很高的认知度。而TomTom,虽说享誉业内,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但在国内对于消费者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品牌。但我们在前期做对市调时令我比较吃惊的是,显示有20%的汽车拥有者已经知道了TomTom这个品牌,所以全球市场信息同步的速度已达到一个惊人的程度,这也加强了我们对品牌推广的信心。
目前市场的变化,我们觉得是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所以我会用一种新的模式来探索品牌与渠道的建设,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渠道的的广度更加开放,不会只拘泥于以前的经营体系。不过我们的合作理念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以诚信利他原则为基础,做长期有利于大家的事情,平衡好各方的关系,快速的响应,希望大家都能在这次合作中收获实际的利益。至于是否会借助之前的经验,这个基本上会有部分渗透,但还是会以一个全新的模式来经营TomTom。
问:我们在今年可以看到国内汽车的销量还是非常旺盛的,而TomTom与各大汽车厂商在国外也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么在国内,这一传统是否会继续下去?而目前在国内与TomTom有合作意向的汽车品牌又有哪些呢?将以一个怎么的方式合作?
李明:目前兆盟在汽车前装方面会参与的比较少。因为我们只负责开放市场的工作。但我们也有一些参与,基于我们对TomTom的基本了解,TomTom会非常重视汽车前装市场,就目前而言,已经和大众等公司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
问:目前市面上的GPS已经开始了非常严重的同质化,技术发展也陷入了新的瓶颈,那么此次TomTom带来的产品,将依靠什么来吸引消费者?对比其他众多品牌的GPS,TomTom的产品又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李明:在目前国内GPS市场,同质化现象确实比较严重,因此在市场中,我们要逐步形成新的格局才能突破重围。而靠的就是产品力与技术核心,这是第一点。那么TomTom的产品与技术特点到底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应该是:在导航的共性需求上,围绕驾驶者体验而产生人机互动极强的高智能导航系统。
什么叫共性需求,可实现基本导航作用。可以定位、导航。有地图,有软件,现在很多GPS厂商只做到了这一点。而TomTom不同,它是在共性需求基础上,围绕驾驶者体验而产生人机互动极强的高智能导航系统。产品的所有功能和软件设置都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而来。比如说地图,是制约行业进一步深度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TomTom导航仪,它在欧洲做营销推广时,发现了这类严重问题,所以后期在技术特点上他们解决了这么一个内容。其中的地图修正功能,消费者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路况的分析判断,在自己的导航仪里做添加和修正。地图没有的兴趣点也可以自己来制定,还可以DIY。比如:把这条路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这样就解决了地图普遍存在的问题,信息不准确,更新不及时这么一大特点。在其他国家,同时消费者还可以跟其他用户互动与分享,把每一个人都变成一个地图更新者,然后在网络上传和下载,这样就形成了非常良好的补充,是一项非常棒的技术。
同时TomTom导航仪在人机互动这块也非常人性化,其中语音声控功能也体现了高智能特点,给消费者带来高端、愉悦、舒适的驾驶体验。这样的话,TomTom所有用户就可以自己DIY地图,一起分享。打造成一种良性的互动,给消费者带来全新、高端的体验,而这也是正是TomTom的经营理念。
问:一款好的GPS产品,很多时候地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此次TomTom产品采用高德地图是基于什么考虑?那么高德地图是否可以实现个人上传下载地图内容呢?为什么没有采用TomTom自己的地图?今后对于地图这块是否会考虑用自己的地图?
李明:在中国,地图版权是属于国家的,有一定的地方特性。国家是不允许个人或企业自己去采集地图数据。所以TomTom在中国会与国家测绘局授权的有资质的地图厂商合作。而高德也正是国内最大的地图厂商之一,所以我相信一定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高德目前的用户有新科、万利达,也和国内大型车厂有合作。
问:售后服务现在被越来越多的GSP厂商所重视,TomTom作为一个新品牌进驻国内,售后服务这块打算怎么建设?
李明:TomTom非常重视售后服务对品牌口碑性的积累。这次在国内开放市场启动以后,TomTom的第三方的售后服务平台也会及时跟进,这种合作方式是基于我们的市场开在哪,他们的售后服务点就放射到哪里机制。
作为合作伙伴,兆盟公司也会承担一部分的售后服务。具体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TomTom有自己的呼叫中心400,用户有疑难问题可以咨询400。第二,TomTom有自己的售后服务邮箱,消费者在用导航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发邮件给TomTom,TomTom会非常及时的回复。第三,可以到终端售后服务网点。
可以电话400,约好自己过去。也可以快递给维修中心,也可以通过经销商返给兆盟,兆盟来帮助维修。几种方式都可以,非常及时,给客户售后绝对保障。
问:一个品牌的形象非常重要,李总在接手TomTom后,希望把TomTom打造成一个怎样的品牌,在消费者听到TomTom这个GPS品牌后,希望它们对TomTom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李明:TomTom在全球,很早就树立起高端的品牌形象。我们只是负责在国内的落地和本土化的推广。每一个产品与品牌,从发源地到另外一个区域的时候,都会存在适应本土化的一个过程。包括肯德基现在也出米饭,这是一个过程。
如果是一种希望的话,我希望消费者使用TomTom后,会迸发出所有的惊喜。就像台湾媒体把TomTom的导航仪比喻成自己的老婆来一样。实际上就是实用与安全、不华丽取宠、但踏实可靠、给人以信赖和依靠的感觉,这句话道出了消费者的真实感受。
问:看得出,李总对于经营TomTom这个品牌非常的有信心,那么值TomTom进驻中国之际,请李总为TomTom献上一句祝福的话。
李明:做一个比较温馨的祝福,也是在台北上市时用过的一句话,也是一个宣传语,这句话就是,“TomTom在手,幸福在手”。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