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海淀区为辖区563个社区绘详细地图 服务市民生活

今年,北京市海淀区首次为社区绘制地图。辖区563个社区,各自的边界线在哪儿,辖区内有什么便民设施,地图上一目了然。今后,市民要想找家门口的餐馆、银行、药店、超市等,翻翻地图就行。

  今年,北京市海淀区首次为社区绘制地图。辖区563个社区,各自的边界线在哪儿,辖区内有什么便民设施,地图上一目了然。今后,市民要想找家门口的餐馆、银行、药店、超市等,翻翻地图就行。

  “过去,乡镇街道都有地图,可社区没有。各社区的范围究竟有多大,边界线在哪儿,很多都说不清楚;各社区都有什么资源,也没有确切地统计过。”海淀区民政局民政科科长马素霞说。

  今年,海淀区民政局和专业的测绘机构合作,着手编制社区地图,其目的就是要廓清社区边界和梳理社区资源。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截至目前,全区22个街道、2个乡镇的563个社区居委会的社区地图已基本编制完成。

  在清河街道清上园社区的地图上,记者看到,除了清晰的社区边界线以及辖区内的楼房、绿地、道路、水系外,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派出所、敬老院、爱心捐赠点、餐馆、药店、体育健身场所、公共厕所、垃圾站、应急避难场所等20多个民生服务点也都在地图上醒目地标注了出来,“各个社区都这样。凡是跟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的主要便民设施,我们都给在地图上标注。将来,市民要想找身边的便民服务点,翻翻社区地图就成。”马素霞说。

  在今年年底前,海淀区将把绘制完成的社区地图印刷成挂图分发到各相应社区。同时,电子版的社区地图将上传到海淀区政府网站,供相关部门和有需要的市民查询使用。今后,每隔2到3年,海淀区民政部门将对社区地图进行一次更新。

  “这次编制社区地图,也帮助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海淀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比如有的社区规模超大,居住人口有5000多人,有的社区规模偏小,居民加起来才110来人;有的社区由于历史原因被分割得七零八落,这一片和那一片相隔了好几条街道;有的社区,自己的居委会竟然设在别的社区居民楼里;还有的社区,大面积的健身场所、娱乐场所加起来有四五处,有的社区却一处也没有……

  “这其实反映了当前社区资源的分配不均。”马素霞说,社区地图非常直观地反映了这种资源的分配失衡,这将为下一步海淀区的社区规模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