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泰伯网 沐子
编辑 | 鹿野
几乎大部分的时空大数据应用都将想象力集中在了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和自然资源等领域。
而当应用落地的关键词变成分化、细化,或许催化新场景才是产业常态。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担任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龚健雅担任院长,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锐志担任执行院长,领衔成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构设了“遥感信息+现代医学”发展的初步蓝图。
这也意味着,时空大数据用于构建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环境遥感与健康GIS大数据分析等相关研究与实践已然开始。
时空数据赋能智慧医疗
谈及此次合作,李德仁院士表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院长王高华主动提出“扩大遥感学科建设与医学学科的交叉融合”的构想,这与遥感学科试水“智慧医疗”应用场景的方向不谋而合。
若从“遥感+医疗”的概念算起,武汉大学与人民医院的合作并非一件新鲜事。
早在2019年末2020年初,由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杜博教授团队和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张良培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查云飞主任团队协作,研发了集早期筛查、病变评估、病灶分割功能和肺部及病灶像素分布直方图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冠肺炎CT影像智能诊断系统。
能够明确的是,系统提高了新冠肺炎筛查速度与检测精度,并同时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意大利Humanitas大学附属医院等国内外医疗机构开放。这也恰好证实了遥感对医学影像数据处理、分析、建模、诊断的作用。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