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鹿野
数字化建设正当时。
以ICT企业为代表的各领域“大厂”正逐步成为产业数字化进程中的中坚力量,而相对“小众”的空间信息企业,也正在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跨领域融合,逐步探索与大厂合作的正确模式。
一边是空间信息应用范围不断扩张,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新的需求促使空天信息产业不断壮大;另一边,则是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实际困难,甚至自觉迎来“寒冬”。空天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实际的焦虑与困惑。
变革早已开始,且远远未到结局,发展的过程需要企业自己来书写。
大厂已成产业数字化中坚力量
以ICT企业为代表的“大厂”正逐步成为产业数字化进程中的中坚力量。仅今年3月,就有数个中标信息爆出,其中不乏自然资源信息化、数字孪生等空天信息相关领域项目。
丰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中心联合体3986.48万元中标深圳市龙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深圳北站片区数字孪生城市平台系统项目;
百度智能云中标广州白云区智慧水务项目,中标金额约1.1亿元,百度智能云将与云享数据科技达成全面合作,建设白云智慧水务;
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大数据工程及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应急管理部建设部分贵阳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贵阳云平台定制开发及相关配套工程建设包采购项目中标公告,阿里云以2801万元中标......
“如果说2年前大厂布局空间信息相关项目还叫‘跨界打劫’,现在空天产业已经必须适应这种日常。在大型、集成性的产业数字化项目中,大厂们发挥着重要作用。”某资深业内人士向泰伯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