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开展航空、航天遥感与地面同步监测试验,近日,由山西省气候中心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同合作的“航空遥感气象灾害飞行试验项目”首次试飞,取得了圆满成功。
据了解,在此次飞行中,山西省气候中心首次利用模块化成像光谱仪(OMIS-Ⅱ)在长治市及周边县区进行飞行遥感实验。OMIS-Ⅱ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物所研制的新一代航空成像光谱仪,仪器工作波段范围从可见到热红外有64个通道。该仪器将成像技术和光谱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够在连续光谱段上对同一地物同时成像,从获得的光谱图像数据中能直接反映出物质的光谱特征,从而提示各种地物的光谱特性、存在状况以及物质成分。
本次飞行区域主要包括:林区、裸地、麦区、水体以及城镇等各种地物;飞行作业时间选择在FY-3A/TERRA/AQUA过境时间,利用航空遥感影像资料与FY-3A/MERSI或MODIS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为卫星遥感资料精细化解译提供依据;飞行相对高度确立为1500米,可得到4.5米高精度的实时遥感影像;并且在飞行作业的同时,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测量特征点,采用地物光谱仪对飞行区域内的各种地物进行同步地物光谱测量及数码照片收集。最后,飞机作业完成后,对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基于地物光谱特征的分类识别方法,提取各种地物类型的分布范围。
新航空遥感技术的开启,大大提高了农作物大面积估产的精细程度和植被分类的准确性,并且对突发性重大灾害事件(泥石流、溃坝、森林火灾等)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测,为灾情现场提供第一手资料,为灾后重建规划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对城市环境状况(包括大气污染、热污染和水污染等)进行调查与监测,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功能提供现势性数据和技术支持。
此次“航空遥感气象灾害飞行试验项目”试飞成功,将使山西在卫星遥感应用领域的深度、广度及人才培养方面翻开崭新的一页,为山西省城市经济发展建设、农业生产建设、防震减灾做出积极的贡献。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