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院士经济等思路日渐清晰,空天科技下一个十年的产业逻辑或将迎来质变。
撰文 | 泰伯网 沐子
编辑 | 鹿野
中国航天大会、WGDC大会、云天大会、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论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第四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百度世界大会与AI开发者大会......
回顾2021空天科技领域院士、学者们的参会足迹,深度跨界融合成为学界提及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之一。
一方面,业内熟知的华为、腾讯、百度、大疆、吉利等企业跨界融合正在迅猛崛起,将空天科技引向智能化时代。而另一方面,元宇宙、碳中和……为空天科技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在两院院士的眼中,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嫦娥五号样品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出炉等正在诠释技术迭代,也是2021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一条清晰的递进线。
而2021年也成为空天信息产业近几年来较为活跃的一年。“星辰大海”浩瀚蓝图之前,通导遥一体化或将在升级到智慧化阶段后,呈现出更大的溢出效应。
“大测绘”,通导遥一体化
去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要完善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等。
以天空地对地观测与北斗卫星导航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纳入信息基础设施的趋势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认为,测绘地理信息已经进入了更广阔的“大测绘”领域,即涵盖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的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基于高精度时空大数据的公共安全服务等。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