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工信部一日三规划,部署“十四五”数字孪生产业

我国“十四五”期间要重点提升数字孪生能力。

11月30日,工信部连发三个规划,部署“十四五”期间的数字化工作,分别是《“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

三个规划涉及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数字孪生,包括技术发展与应用。

《“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目标,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

该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快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管网、智能电网等布局,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等。

该规划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大数据与各行业各领域融合应用,并提出“行业大数据开发利用行动”,明确要求在通信、金融、医疗、应急管理、农业及水利、公安、交通、电力、信用、就业、社保、城市安全等领域开展该行动。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对数字孪生的部署更具体。

该规划指出,“软件定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特征和新标志,已成为驱动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软件能力已成为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目标是,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该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重点突破工业软件,补足关键基础软件的短板。

规划明确的短板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支撑软件,设计仿真系统软件,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工业控制软件,协同攻关应用软件等。

围绕设计仿真系统软件,规划提出:突破三维几何建模引擎、约束求解引擎等关键技术,探索开放式工业软件架构、系统级设计与仿真等技术路径;重点支持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构/流体等多物理场计算机辅助计算、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等产品研发。

同时,该规划提出,加快培育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技术和产品。

上述技术,无一不是数字孪生乃至虚实融合“元宇宙”的支撑技术。

其中规划明确,VR/AR也是“十四五”的主要任务之一,其工作内容有:推动三维图形生产、动态环境建模、实时动作捕捉、快速渲染处理等技术创新,发展虚拟现实相关开发工具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

在应用方面,规划提出,支持城市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和建筑防火模拟等软件创新应用,支持城市大脑、精准惠民、智慧政务、城市体检等城市级创新应用。

围绕数字孪生,《“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同样部署了大量工作任务,包括:

围绕机械、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电子、电力等重点装备领域,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构建面向装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系统;

实施“超高清视频+5G+AI+VR”融合创新应用工程,推动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可视化、缺陷检测、产品组装定位引导、机器人巡检等消费品行业典型场景的创新应用;

开展数字化转型、数字孪生、设备上云、制造业数字化仿真等重点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

面向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及产业集聚区建设行业和区域特色平台,建设云仿真、数字孪生、数据加工等技术专业型平台;等等。

事实上,现阶段数字孪生已经在我国很多领域落地应用,城市、交通、能源、国土、应急管理、工业制造等都是其典型应用领域。

此外,目前我国也启动了几项规模弘大的、基础性的数字孪生工程,如自然资源部的“实景三维中国”,以及住建部努力构建的部、省、市三级CIM平台。

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孪生核心市场规模为137亿元,2021年预计将达到200亿元。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