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腾讯网消息,“过去五年中国航天共实施152次发射,341个航天器送入太空,火箭发射次数位居全球第二。”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9月27日举办的2021珠海论坛主论坛上表示。
2021珠海论坛缘起2002年创办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由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本届论坛以“智启未来,合作共赢”为主题。
航空航天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吴艳华透露,过去五年是中国航天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质量不断提升的五年。“我们先后与14个国家、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44项航天合作文件,利用双边多边的合作机制,积极开展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吴艳华从几方面介绍了目前国际合作的发展方向。第一,从搭载载荷向任务筹划延伸。我们与俄罗斯联合发起了国际月球科研站,欢迎全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企业参与。第二,从空间探测的科学数据分享向联合分析处理延伸。第三,从政府间方向性合作向团队专业性合作延伸。第四,从单机产品合作向复杂系统联合研制升级。“我们与意大利合作,共同研制发射了卫星;中法合作研制了海洋星、天文星,完成了与巴基斯坦遥感卫星、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在轨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从技术工程合作向标准引领升级,积极参与外空国际改规则的磋商与制定。吴艳华介绍,中国牵头制定了13项航天国际标准,中国政府共发布了187项中国航天英文版的标准,向世界介绍了中国航天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在空间应用合作上,中国也在持续扩大航天技术应用的合作领域与范围。“一是从数据分发服务向卫星站网共享转型;二是从点对点服务向平台服务转型;三是从典型场景应用向多领域融合、应用转型。”吴艳华说。
他还表示,鼓励发展商业航天,包括太空旅游、太空医药、太空育种等卫星公共产品的全球应用。打造“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为沿线国家提供高质量的空间服务,推动航天技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