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报道:车载GPS带错路,信息滞后引发的趣谈在各车友论坛上都屡见不鲜。网友龚先生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今天开车到浦东,在中环上有一条新路,导航仪上没有任何标志。世博临近,报纸上看到许多还路于民的,上面有很多最新的地图,我就在想,为什么我的GPS里没有这些地图?”在遭遇了这样的尴尬后,龚先生提议:相关部门是不是可以及时发布道路、旅游信息给电子地图厂商,让车主们能及时获取最新路况?
围绕世博会举行和城市建设,从2007年开始,上海外滩交通综合改造、虹桥交通枢纽、世博园区、多条越江隧道和轨道交通等相继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据统计,2009年有近3000个掘路项目同时进行,数千条道路同时施工;2009年7月30日,全市施工占路约487万平方米,几乎占了全市道路总面积的7.4%。
“崇明隧桥去年就通了,很多GPS地图里却没有标志;人民路隧道、新建路隧道通了,这些信息也没有及时更新;今天,虹桥T2航站楼启用了,导航仪还是没有任何动静。以后世博会开始了,相关部门是不是可以及时发布与世博相关道路、旅游信息,让到上海参观世博会的车主们可以及时升级自己的GPS地图,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最新的上海旅游信息。”网友龚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面对如此大面积的施工建设和“还路于民”进程的推进,上海市区道路信息处在一个频率较高的动态更新状态中,车载GPS如何避免带错路、指错道、反应迟钝的尴尬?这一问题,受到车主网友们的普遍关注,特别随着车载GPS的日益普及,被网友们戏称为“不能告诉你去哪儿,只能告诉你在哪儿”的导航系统,是否有可能摆脱“戆兮兮”的谩骂?龚先生的建议是否具有可行性?
东方网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内知名导航地图和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商,四维图新市场合作与客户服务经理栗旭剑,他告诉东方网记者,从地图的采集、制作的标准流程看,导航地图和实际道路情况肯定会存在一个时间差,数据提供商们一般会自己对城市道路信息进行采集,或通过购买卫星、航空图片制作,从而更新电子地图数据。制作完成后的地图需要通过测绘局的检验、认证,这个过程也需要时间,想要彻底“消除”时间差几乎是不现实的。
龚先生提出“相关部门及时发布道路、旅游信息给电子地图厂商,让车主们能及时获取最新路况信息”的想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栗先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他说,目前电子地图制作有一个快速更新体系,可以通过测绘、交管、运输部门发布的最新更新数据来制作电子地图,2至3个月便可以完成,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让市民尽可能快地获取更新后的地图,为大家提供方便。(记者毛丽君)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