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呷哺呷哺前女高管不服罢免,利润大幅下滑,今年股价暴跌六成

呷哺呷哺的内斗越演越烈。

据市界消息,前行政总裁赵怡和公司围绕即将于7月28日召开的股东特别大会,展开最后的角逐。这次股东大会,将决定赵怡“执行董事”职位的去留,此前她已被罢免了行政总裁一职。

泰伯网
7月26日上午,呷哺呷哺发布“罢免董事”的补充公告,披露了董事会与赵怡之间的分歧。这份公告特别提到,赵怡认为自己遭解任集团行政总裁及建议罢免执行董事职务,是因为发现集团企业管治及内部控制的不足及风险所致。而公司董事会却认为,子品牌表现不及预期、赵怡继续参与公司管理不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最佳利益,这些才是解任原因,罢免赵怡与其提出的有关企业管治及内部控制的指控完全无关。

与此同时,公告披露,赵怡“已于北京针对北京呷哺提起劳动仲裁”。赵怡申请裁定其与北京呷哺作为副总裁的劳动合同依然有效。目前,呷哺呷哺已聘请律师处理仲裁事宜。且呷哺呷哺董事会表示,不认同赵怡的指控,称“有关指控毫无理由及缺乏理据”,且不会影响该建议罢免。

7月26日,赵怡则发布声明称,“本人已请求香港联交所调查有关情况,并请求香港联交所要求呷哺上市公司推迟召开特别股东大会”。

赵怡是为呷哺呷哺工作9年的资深高管,今年5月20日,正乘坐高铁的赵怡,接到紧急电话,在行进中的高铁厕所参加了一场公司会议,电话中自己被解除了行政总裁职务。事后赵怡通过社交平台爆料此事,引起轩然大波。5月21日,呷哺呷哺对解除赵怡行政总裁职务的解释是,“旗下若干子品牌的表现没达到高层领导的预期”。

6月14日,呷哺呷哺公告称,决议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以罢免赵怡执行董事职务,“踢”走赵怡的理由是,董事会认为,赵怡管理方式及理念与董事会其他成员存在重大差异,允许她继续参与公司管理不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

6月27日,赵怡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3000字长文,表达对呷哺呷哺解除其行政总裁、罢免执行董事的处理不理解,并提议改组集团公司中关键子公司的董事会组成和总经理任命。

呷哺呷哺的内斗为什么一直拖到今天?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市界表示,经由股东大会选举而产生的董事会,没有权利罢免一位执行董事,除非股东大会有授权。

目前,赵怡的诉求是推迟两天后的股东大会,假如赵怡以执行董事身份参与此会,对自己的罢免事宜能起什么样的作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市界分析称,“她可以投票,但只能是一票”。

从罢免行政总裁到执行董事,呷哺呷哺为什么要坚决将赵怡清除出公司?

呷哺呷哺多次在数份公告中提及罢免原因,称赵怡“不符合公司利益、理念与他人有重大差异、建议罢免”。

而在以前,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曾称赵怡为“天才”。

赵怡财务出身,2012年受贺光启邀请担任呷哺呷哺CFO;2014年,呷哺呷哺成功赴港交所上市;2019年后赵怡出任行政总裁。

除了经营业绩、理念不合,赵怡离职可能还与减持股票有关。

港交所权益信息披露显示,赵怡在2020年10月、2021年1月、4月三次抛售呷哺股票,累计套现4300万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3月,呷哺股东高瓴、摩根对该公司进行清仓式减持,有分析认为,赵怡选择的减持节点与投资机构趋于一致,表明对自家股票成长性的信心并没有多少,其“第一时间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

从股权结构看,在7月28日的股东特别大会上,赵怡被免去执行董事应该没有太大悬念,但呷哺呷哺的麻烦不止于此。

呷哺呷哺2018年净利润为4.62亿,到2020年变成仅183.70万元,它需要想办法重新吸引年轻消费者。

截至7月26日收盘,呷哺呷哺每股报收于6.750港元,下跌13.9%,总市值73.27亿港元。今年以来,呷哺呷哺股价已下跌了62%。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