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专访: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 任重而道远

年度软件测评几乎见证了国产GIS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整个过程。诚然,测评测评,“测”只是形式,落脚在“评”,测评过程中的技术交流和探讨才是测评的本质和目标。透过这次测评,我们希望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能够走得更快,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 任重而道远

  ——专访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核心专家方裕、郑立中

  3sNews主编刘玉璋 记者张琬茜

  编者按:2009年度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告一段落,这也是1996年以来第14次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这次测评只针对GIS、RS和GNSS专业软件进行测评,未开展GIS和RS平台软件的测评。在测评中,又一批表现优秀的专业软件受到表彰。年度软件测评几乎见证了国产GIS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整个过程。诚然,测评测评,“测”只是形式,落脚在“评”,测评过程中的技术交流和探讨才是测评的本质和目标。透过这次测评,我们希望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能够走得更快,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泰伯网

方裕:北京大学遥感与GIS所教授,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核心专家。
 

泰伯网

郑立中:原科技部高技术司副司长、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核心专家。

  十四年测评铺就国产GIS软件成长之路

  问: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是如何开始的?在什么背景下诞生了这样一个测评?

  答:“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最早叫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评”。直至1995年国家重大项目里还见不到国产GIS软件的身影。地理信息涉及到国家机密和安全,不能都用国外的软件,因此国产GIS软件的发展势在必行。科技部“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把“开发我国自主创新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于是,1996年诞生了第一次摸底式的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评,时任科技部副部长的徐冠华对此十分重视,并明确表示科技部要把CAD和GIS两类软件作为推动国产软件发展的两个拳头项目来抓。

  问:软件测评是如何筹划并组织实施的?是怎样一个过程?

  答:第一次测评是以摸底为目标进行的,共有19家单位来参评,所用的数据只有200MB。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引入竞争机制,坚持滚动发展,加强科技攻关,落实产业建设”。最终根据测评分数高低选拔了五家单位的软件,都来自北京,它们分别获得了30-50万元的资金支持。在科技部的引导、筹划和培育下,年度测评被确定下来,测评优秀的软件将被继续支持甚至增加支持经费,两次测评表现较差的软件将撤消支持。

  如此,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评进行了五年,业界都认为软件测评对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作用十分明显,最突出的是20世纪末诞生了3个优秀的GIS软件平台:MapGIS、GeoStar和SuperMap。

  2003年,软件测评扩大到了遥感软件范畴。2005年,经过近4年的精心筹备,测评中心如愿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资格证书。其中一共包括49个国家的认证,包含世界上最主要的发达国家。这个认证使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上升了一个层级,也更加正规化、规范化,同时也为国产软件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做了很坚实的铺垫。

  问:据了解,测评大纲是软件测评的主要依据,测评的重点是强调专业软件功能规范性、实用性和定制能力,请问如何具体去评定这些软件?有什么样的指标?

  答:软件测评的指标分为技术指标、软件可用性、市场服务和自主创新特色四项,所占比重分别为60%、25%、5%和10%。

  测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针对每个参评软件分别组织一个5~7人的专家组,由核心专家和行业应用专家构成。由专家组给参评软件出题目,准备数据,并内部进行试做,以便测试算出来的结果是否准确。测完之后给每个软件打分,以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的形式,出一个初步测评报告、分数和意见。这是测评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由核心专家组对软件的初步测评报告进行二次评估,从而确定最后的测评结果。此时,也会对初步测评意见进行修改,对测评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再打分,最后返回给各个参评单位。年度软件测评中一般有40%的软件能受表彰。

  问:评审专家是如何确定的,都有哪些技术背景?

  答: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有一个强劲有力的管理组,管理组高瞻远瞩,凝聚团结了一大批长期稳定的专家,其中包括GIS专家、遥感专家、计算机专家和各行业应用的专家等等,这么庞大的专家体系是在任何一个测评机构都没有的。

  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最大的资产就是专家。在科技部和国家遥感中心的领导下,“九五”期间的软件测评,有7位核心专家和20多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十五”期间核心专家扩大到十几个人;现在核心专家每年保持在10~15人之间,每年涉及的专家数量大约有40~50人。

  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工作能够稳步向前发展,得益于稳定的管理机制和一批任劳任怨、有奉献精神的专家,缺少其中任何一方测评工作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测”“评”结合 切实推动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发展

  问:被测评出来的优秀软件将获得什么样的资质或荣誉,对获奖企业有怎样的推动作用?

  答:测评不仅仅是“测”,更重要的是“评”,测评过程中的交流才是测评的实质所在。在测评过程中,专家组会根据每个软件本身特殊的情况,提出特殊的问题及诊断意见,无论最后评不评得上表彰,对所有参评的软件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工作现在分为日常测评和年度测评,日常测评主要是“诊断”。比如,企业或单位做了一个软件,不知道做得怎么样,就委托测评中心进行评测,看看这个东西做得好不好,不好在哪,该如何解决,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等等。专家组会告诉参评者改进的意见和方法,这样才对参测的软件和单位真正有收获。将来,日常的“诊断、咨询”服务会在软件测评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这是软件测评对于企业来说的第一重作用,也是最重要的一重作用。

  此外,国家中小企业基金的评定会以其软件产品是否通过了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为依据之一;企业在申报项目的时候,国家、政府也会以是否通过了软件测评为依据,比如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863”计划等项目。因此,这是软件测评对企业的第二重作用。

  问:我们测评出来的软件与国外相比还有没有差距,差距在哪?

  答:曾经有几年,国内GIS软件不敢和国外相比,甚至都不敢想。后来有专家提出用国外软件的指标测测国产软件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有没有跟上国际水平。测评中心于是采用了美国的ArcInfo软件指标来测试国产GIS软件,之后发现,国产GIS软件与国外软件相比在技术层面上已处于同一水平,甚至某些方面国产GIS软件做得更好,因为它更适合中国。比如2002年,国产GIS软件就加入了工作流的概念和思路,而ArcInfo软件在一年以后才加入了这个功能。国产软件现在只是在商品化工作上还做得不够,例如国产软件的说明书、文档总写得差强人意,不够清晰和细致。但是应该说这七、八年以来,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一直在往上赶超,而且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问:近年参评的软件较之前几年相比有什么变化吗?软件测评对地理空间信息产业有什么样深远的意义?

  答:从参评软件数量上来说,1996年第一次摸底测评是19家单位;1997年第二次是7家单位;1998年,参评软件上升到34家;1999年是40家,参评数量一直稳步上升,现在每年都保持在40至50家的数量,最多的2005年达到了66家。2009年只有专业软件没有平台软件参评,因此数量上略有下降,共43家单位参评。其中遥感软件从2003年纳入测评范围起,每年参评数都保持在5家上下。

  从测试数据量的变化来说,第一次测试时数据量仅有200MB;现在,不算遥感数据,测试数据量已达20~30GB。测试的数据种类主要有:全要素数据、DEM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城市交通道路数据等。

  近几年变化最大的是GNSS导航类软件,GNSS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太完善到相对完善的过程。导航类软件是以路径规划为核心的产品,最难的不在于系统而在数据。目前我国GNSS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相当大了。相比而言,GIS软件在前五年是一个突变期,新世纪以后即呈现稳步发展趋势。

  从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国内应用市场占比上来说,1995年,国内市场基本上没有一个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1997年,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国内应用中占约17%;2001年,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占有率达28.3%;2005年,“十五”计划后,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占比超过40%;目前大约50%左右。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出,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对我国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和技术的推动都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通过对软件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对表现优秀的软件予以表彰,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价软件的水平,有利于帮助优秀软件扩大市场知名度,而且可以促进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有效地引导和推动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科技部长期进行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的成功经验也为其它部门所借鉴,纷纷开展各自领域的软件测评,促进科技进步和成果应用。我们相信,在国家的支持和企业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空间信息系统软件的水平一定可以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提高,我国的空间信息系统软件产业一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3sNews记者 张琬茜)

  声明:谢绝非通过转载,转载请联系3snews@gmail.com

  延伸专题:
  
  
2009年度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

  延伸阅读:

  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 任重而道远——专访国产空间信息系统软件测评核心专家方裕、郑立中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