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李克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促进地理信息发展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做好测绘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09年,测绘系统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测绘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测绘保障服务成效显著,各项工作取得很大成绩。

  1月24日,2010年全国测绘局长会议在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做好测绘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总结2009年全国测绘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主要工作任务,团结一致、凝聚力量,推动测绘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做好测绘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09年,测绘系统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测绘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测绘保障服务成效显着,各项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希望在新的一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现代化测绘技术装备水平,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服务水平,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报告。部党组成员、部办公厅主任冀文林出席。

  徐绍史指出,过去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关心下,测绘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测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体现在,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测绘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得到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测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对测绘工作充满着期待。测绘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有力地推进了工作。二是测绘公共服务成效明显。过去的一年,测绘局加快了项目的调整、实施和建设,为城市规划、土地调查、新农村建设、构建“数字城市”、“数字中国”,为极地科考以及去年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和一些突发应急事件处置等提供了非常及时、卓有成效的服务。三是重大测绘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西部测图工程、1∶5万数据库的更新、资源三号卫星应用系统的建设、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推广应用等顺利推进,海岛(礁)测绘一期工程正式启动,重大测绘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四是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在困难的情况下,2009年地理信息产业逆势上扬,增幅达20%.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作出了贡献。同时,扎实开展了地理信息市场的专项整治、互联网地图专项治理等,测绘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进一步规范。五是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快速落成,是过去一年测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亮点。此外,在测绘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测绘宣传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徐绍史强调,要凝聚力量,推动测绘工作快速发展。测绘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测绘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更好地推动测绘工作快速发展。2010年的工作,一要着力做好发展战略研究,更好地为测绘工作定向、定位、定思路。2009年年初国家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战略研究启动。测绘是六个专题之一。测绘工作的战略研究需要全面梳理问题,深入分析形势,认真研究重大问题,真正做到为测绘工作的长远发展定向、定位、定思路,同时为“十二五”测绘工作的发展提出框架性意见。二是认真实施重大测绘工程,带动测绘工作快速发展。2009年已实施启动的一些项目如海岛(礁)测绘一期工程、西部测图工程、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高分辨率测绘卫星项目等国家重大测绘工程,都应按期、高质量地确保完成。同时,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论证上报一批起关键作用、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来优化测绘工作结构,提升测绘工作服务水平,推动测绘工作乃至测绘事业的发展。三是继续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作贡献。“数字中国”建设是测绘工作的核心任务。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平台,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向纵深发展,互联网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相互交织,“数字地球”、“智慧地球”逐步从概念走向开发和应用,测绘工作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测绘工作的作为空间更加广阔。测绘系统要抓住时机,推进数字城市、数字省区地理空间框架和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测绘工作的服务水平,抢占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制高点。四是认真制定长远规划,加快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指导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是测绘部门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众对地理信息产业的需求在快速增长。地理信息产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要制定长远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市场体系,引导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把地理信息产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五是积极主动服务大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测绘支撑和保障。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测绘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服务过程中发展壮大测绘事业,以求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测绘支撑和保障。

  徐绍史指出,测绘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工作是测绘工作的重要服务对象。部局形成了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要珍惜、巩固和发展这种良好的局面,推动事业发展。新的形势下,国土资源工作对测绘的需求还在增长和加大,部与局协作关系将进一步密切、进一步推进。国土资源系统期待测绘工作为国土资源提供更多的支撑和保障。

  各级国土资源部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测绘系统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尽心尽力地帮助测绘系统排忧解难,尽可能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要上上下下共同努力,不断增强国土资源和测绘的整体合力和整体功能,促进国土资源和测绘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

  徐德明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09年测绘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和推进工作的体会,提出2010年测绘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 “五个更加注重”的总体要求,继续着力在“构建数字中国、丰富地理信息,搭建共享平台、保障社会需求,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统一监管,创建和谐测绘、推动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切实加快“数字中国”建设速度,切实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切实提高测绘服务保障水平,切实改善测绘技术装备条件,切实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力度,切实谋划好“十二五”测绘工作,切实强化测绘人才队伍建设,切实营造事业发展良好环境,推动测绘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一是切实加快“数字中国”建设速度。建设“数字中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测绘工作的核心任务。要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建共享、协同服务”的思路,整合系统内外的力量,切实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多级互动、协同服务的功能,开展10个左右的省级分节点建设试点,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应用示范。加快推进国家和地方重大测绘项目实施,西部测图工程、1:5万数据库更新工程确保完成主体工程任务,扎实推进海岛(礁)测绘一期工程实施,全面启动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地方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和推广应用,加大1:1万地形图更新和相应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力度。全面推广“数字城市”建设和应用经验,择优推广百个“数字城市”等。二是切实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要积极争取联合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提出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印发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财政加大投入,出台有关政府采购、资源共享、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优惠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三是切实提高测绘服务保障水平。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积极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服务,主动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总结“十一五”、规划“十二五”提供地理信息技术支持。积极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服务,重点做好城镇化建设、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测绘保障服务。积极为土地资源调查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国土资源工作服务。加快实施新农村测绘保障工程和城镇基础测绘,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小城镇化建设做好服务等。四是切实改善测绘技术装备条件。装备水平是测绘事业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大力推进测绘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通过在全系统配备现代测绘装备,实现测绘生产力水平的新飞跃。五是切实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力度。六是切实谋划好“十二五”测绘工作。七是切实强化测绘人才队伍建设。八是切实营造事业发展良好环境。

  徐德明对推进2010年测绘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要树立和强化大测绘、大产业的理念,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手段,推动大建设、大发展。二是要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当前,重点要抓好“数字城市”建设这个牛鼻子工程,通过“数字城市”建设,发挥测绘成果和技术的作用,推动市、县基础测绘工作的协调快速发展,密切测绘与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信息化建设、城市化发展的联系,提高测绘的影响力。三是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四是要统筹协调、科学发展。五是要一切要快、快中取胜。六是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七是要重视人才、带好队伍。八是要关心职工、维护稳定。

  国家测绘局领导班子成员、局总工程师和国家测绘局原主要领导,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中编办、国务院办公厅、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与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审计署、国管局、国务院法制办、国防科工局、国家保密局、总参测绘局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主管部门负责人等,以及部分测绘与地理信息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