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音落下的一刻,长地万方与凯立德背后的答案引发了行业思考……
事件回放
北京上诉:
起因:2006年,北京长地万方科技有限公司发现凯立德公司出版的《凯立德335城市地图》严重抄袭了自己的《道道通导航电子地图》第一、第二和第三版的内容。
1、2007年,北京长地万方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凯立德公司;
结果:凯立德败诉。
2、2008年2月,凯立德公司不服判决,上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结果:上诉失败,法院维持原判终审判决。
佛山上诉:
起因:在北京诉讼期间,北京长地万方科技有限公司发现凯立德公司将抄袭内容删除后,又换了个版本号重新出版销售,仍存在大量抄袭行为。
1、北京长地万方科技有限公司在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凯立德公司提起侵权诉讼;
结果: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凯立德公司构成著作权侵权。
2、凯立德不服佛山中院一审判决,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结果: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终审判决,判决凯立德公司赔偿长地万方公司经济损失100万元及合理维权费用821870元,并在《中国测绘报》上刊登声明,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
为何这是场"持久战"?
3年里,长地万方与凯立德之间的战火就一直处于半熄半灭的状态,直至2010年,当法院判决凯立德败诉时,这场硝烟才彻底被画上句号。然而,战后的余热仍然警醒着我们:为何这场战争会持续如此之久?
原本,当北京长地万方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次诉讼时,业内就应该以此为鉴,可是凯立德却公然在北京诉讼期间第二次盗取了长地万方电子地图内容。这不是意识的问题,而是业内根本没有这样一个行业规范作为前提约束,所以凯立德公然出售窃取内容似乎就成了合理行为。
二来,当行业没有标准定论去判定何谓抄袭时,业界这场官司所参考的法规条文似乎就成了大海捞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凡是沾边的条条框框似乎都可以作为定论的依据,然而又存在可被博弈的空缺。所以,在体系不完善的面前,唯一可视为公正的便只有道义。
其实官司仅是借鉴的依据,行业内存在多少个类似"第一大案"的例子还未浮出水面,但长地万方与凯立德之间的沸沸扬扬又确实为我们上了深刻一课。诚然,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追究谁之过、过有多重,我们要做的是反思,是让下一个"大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类似的"持久战"我们实在承担不起了。
当电子地图产业格局和技能高速发展时,对这种行业规范的建设我们提出了更严峻挑战。"持久"不仅是时间成本的考虑,更是行业里规范运营的成本节省,这在电子地图产业里集中反映出了这场"持久战"的内涵。一是信息流太长,有的信息更是孤立独行,拉锯了对接口的信息完整,做不得信息共享;二是信息源单一,流通起来"成帮成派",影响了整个行业监控力度和有效管理;三是行业体制建设不统一,系统化模式不完善,彼此间的交流除了模仿,便只有盗取的途径了。
影响行业进程化最基本的便在于规范性,一旦消除了"信息孤岛",这场"持久战"估计也打不了多久。
引发知识产权博弈
在国内汽车电子行业,电子地图无疑是投入最大的产业,尤其是软件开发、以及地图的绘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一旦这前期的结晶演变成为抄袭,将不仅是知识产权的博弈,更是恶意盗取他人果实的行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窃取行为曝露成市的时候,大多都把盗取企业看做"罪魁祸首",然而,我们是否也该反思这"偏向虎山行"背后的动向?
从目前来看,这所有的矛头都离不开资本运作--研发需要资金,绘制成本需要资金,人才成本更需要资金,一旦资本赌塞,所有的环节都将瘫痪,而市场供货则成了企业最大难题,转而,开源节流便成了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紧缩资本无疑从两方入手,一是节省前期研发成本,一方面,企业希望自己的产品能风靡市场,可又必须紧缩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产品完善性若能媲美市场主流产品,多少就能笼罩点美誉,而从这两方面节省研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盗用"了。二则,紧缩资本还可以从产品质量上入手,企业完全可省略研发环节,小打小闹直接入市,但这样的产品,不仅生命周期实在太短,利润空间也不大,比起二者,多数企业宁愿选择前者。
在行业发展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时候,投入大量资金到底值不值?这也是容易引发知识侵权的一个思考过程。估计凯立德就是犯了这样一个思想错误。目前,电子地图的发展尚不健全,它是基于数字智能技术的屏幕地图,是在在购买国家基础测绘资料的基础上,投巨资进行实地数据采集的制作。但是,很多企业在实地采集因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信息数量和内容各不相同。期间,有的企业甚至故意耍"花招",在绘制地图时无中生有的加入一个建筑物,而一旦市场上出现类似导图,这便成了铁的证据,即使偶然,也不会这么准吧。
电子地图市场格局
曾有一则报道显示,"中国导航产品市场目前正以每年2倍以上速度在发展,到2012年GPS导航产量可能达到6000多万台,特别是随着我们国家3G牌照的发放,导航产品的应用前景广阔,市场非常大"。
如此看来,GPS的前景不可估算,若是大家同舟共济、稳步发展,导航市场决定回令每个商家看到更大空间。但是,若市场出现格局,估计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大有可能"偏走险峰"。
目前,导航市场的主流图商无外乎四维图新、道道通、灵图、凯立德等知名企业。但令人惊讶的是,如此盗取事件却发生在两大势力齐趋的企业里,那么,行业里又有多是小型企业在黯然窃取?
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作为后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凯立德,占据了PND总销量95.95万部中的50.1%,预装量接近49万套。"如此阵营却制造了"中国第一大案",我们是否该反思电子地图的格局该被颠覆?
关注电子地图市场的人们无疑都在为凯立德惋惜,本已成为格局之首,却因不为人知的故事波动了整个行业,然而,据笔者看来,凯立德的地位不会被颠覆。一来,目前类似这种著作权保护法尚不健全,在行业还没有共识的前提下,是很难有新兴企业再度冒出;二则,目前测绘数据库的保护还没有准确依据,当抄袭事件发生时,其实无法可依。所以,当中小企业起步之初,受制于资本缺陷,大多也只能做跟踪生产,这种恶性循环,让中小企业很难有机会鲤鱼跳龙门。(王晓莉 )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