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News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一百年、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共同发起了“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评选活动。经评选“1908年张相文首次提出‘秦岭—淮河线’”、“1972年竺可桢首次揭示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中国人对珠穆朗玛峰的最早发现、命名与1975年首次精确测量”等30项具有发现意义重大科学成果入选,中科院遥感所推动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发现和测量”名列第10位。
在评选过程中,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向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城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台湾大学地理系等全国所有地理研究单位发出通知,请全国的地理学者们推荐百年来中国地理学界的重要发现,共收到210个推荐条目,经合并和筛选共有123个项目被列为入围项目。最后经由包括19位两院院士在内的46位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的终审团投票,从入围的项目中选出了30个最具代表意义的项目。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发布30项地理大发现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编辑部的资深编辑李志华老师在总结这次评选时写道:“这30条所凝聚的不仅仅是地理科学的百年精华,更记录了几代地理工作者筚路蓝缕、探索发现的坚实步履”。回顾过去是为了更积极的面向未来!我们确实应该问一下自己:“一百年后,我们还能发现什么?”
中科院遥感所1999年确定的澜沧江源头
中科院遥感所2000年发现的长江新源头
中科院遥感所2004年确定的黄河新源头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