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验收和鉴定会上获悉,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已投入运行。该平台是国内测绘行业建成并投入运行的首个省(市)级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标志着我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发挥了很强的示范效应;该平台同时是重庆市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对推动重庆市地理信息应用以及重庆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近几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将加速信息化的发展放在了突出的地位。建设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项目是重庆市政府从政府部门对地理空间信息整合、共享与交换的需求出发的。随着重庆市电子政务建设进程的加快,地理信息系统在政府日常管理与决策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许多政府部门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需求也日渐强烈,同时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从地理信息系统传统的应用部门,如国土资源、城市规划、房产管理、市政、园林绿化、公安、林业、农业、水利、环保、气象等部门,开始向卫生、工商、税务、统计、教育等新的应用部门扩展。据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罗灵军主任介绍”,重庆市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是“数字重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建设“数字重庆”提供标准的、现势的、丰富的地理信息服务,为重庆各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
据悉,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包括一套标准、一套共享数据库、一个共享交换平台和四个子系统。一套标准是指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服务标准与规范;一套数据库是指包括政务电子地图数据库在内一整套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系列数据库;一个共享交换平台是指包括近期的空间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平台,以及远期的地理信息应用共享服务平台。四个子系统是指为实现共享交换平台数据的共享与服务提供技术服务的支撑系统,包括开发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管理子系统、共享交换子系统、公共服务子系统、运维管理子系统等。该平台的运行可以更好地展现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和规律,整合和集成政府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基于“一张图”的信息集成与整合模式以电子地图来显示这些信息,有利于政府决策者从全局和整体上把握重庆市各种资源的家底,为政府层面的宏观决策提供服务。这一思路是现代区域电子政务建设技术应用和理念创新的大趋势,同时也符合重庆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需要和“乘信息高速,展重庆新姿”的城市定位。
技术框架先进是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的最大亮点。重庆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采用了我国自主创新的新一代SuperMap GIS平台软件最新成果——Service GIS 以及超图软件“GIS服务聚合方法、装置及系统”等多项专利技术,同时引入了获得过“2008年度工业信息化部重大信息化成果奖”的高新技术成果——“高性能高可用性服务器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项目”等多项先进技术,结合多级、多源服务聚合架构,建立了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总线,形成了市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国家地理信息服务、重点业务部门的地理信息服务的多源空间信息服务体系以及多级、不同部门的地理信息聚合服务,实现国家、省市、区县和谐共享。
作为全国首个在省(市)级测绘主管部门建成的、面向区域的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重庆市在地理信息共享建设中成功应用了自主创新GIS产品和技术,对全国大型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具有应用示范和借鉴意义。该平台面向重庆市各行业应用系统,提供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和应用服务,以共建共享的方式推动重庆市的地理信息应用发展,能够为包括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公众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可能用到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化工作提供数据信息和共享服务,实现了“地理空间数据一张图”、“地理信息应用一盘棋”。通过该项目的建设,重庆市实现了地理信息中心的空间技术应用与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使重庆市在地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成为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与应用的典范,应用水平居国内领先。
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将使测绘从传统纸质地图、数据提供服务提升为在线地理信息服务,从以往的相对静态服务逐步发展为实时综合服务,有力地推进测绘行业与地理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是重庆市基础地理信息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市信息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重庆信息化建设的里程碑,带动了重庆的信息化发展,推动了重庆的信息化进程,同时该平台也是国内示范性非常强的信息化项目,具有示范性的意义及效果,为国内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对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