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网7月21日讯(记者 魏琪)许多市民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旦小区停水漏气了,尽管找了专业的维修队伍来,挖了半天还是找不到地下管线埋在何处。近日,记者从规划部门获悉,我市将对市区地下管线进行普查,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查清烟台六区内各类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建立三维地下管线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有了这张城市“地下电子地图”,往后哪里再有漏水、漏气的问题,用电脑一查便知。
本次普查工作启动后,先期在莱山区开展普查。取得经验后,2010年在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开发区、高新区全面开展普查,2011年6月,将完成全部普查任务。
把脉城区地下“生命线”
据悉,贯穿市区地下管线有给水、排水(雨水、污水)、燃气、电信、电力、有线电视等管线,它们担负着传送信息或输送介质的工作,是城市的“地下生命线”。由于这10余种管线分属多家不同权属的管线单位,至今没有完整、清晰、统一的地下管线综合资料。
这些“地下生命线”结构复杂,布局密集。在一些老城区,不少管线已有几十年历史,相关部门已经没有准确的信息资料。在城市道桥改造、地下管线铺设、维修时,挖断地下管线造成停水、停电、停气和通讯中断事故时有发生,造成大量人力、财力浪费和损失。
地下管线将有“身份证”
根据规划要求,烟台市芝罘区、福山区、莱山区、牟平区、开发区、高新区域内道路红线12米以上的道路和建筑退让道路红线内埋设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有线电视、人防等管线以及部队、企事业等单位的专用管线、附属设施都将纳入普查范围。但普查不包括封闭管理的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院校庭院内部、待开发的居民生活区,穿越上述非普查区域连贯的管线不能中断。
普查开始后,各管线管理部门或产权单位整理、汇总、提交管线现状调绘图和各类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埋深、管径、走向、性质、规格、材质、埋设年代等资料。市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市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将市规划局、城管局、公安局、广电局、人防办和各管线产权单位抽调组成,集中办公。
此次普查结束后,将对普查成果进行综合处理,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城区的各类管线将有了“身份证”。三维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也将成为一张城市地下“电子地图”,为城市地下空间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据烟台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此次普查工作完成后,我市将加强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管理,利用建立的三维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记录地下管线使用年限,对各种管线安全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不断加强地下管线规划管理,建立地下管线规划信息系统动态更新、管理和服务机制,全面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管理水平。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