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上午从国家航天局获悉,为褒扬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突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今天,“吴伟仁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
中国航天六十余年来,已有以钱学森、孙家栋、栾恩杰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代表的多位功勋航天人荣获小行星命名。如今,浩瀚太空又多了一颗弘扬热爱祖国、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科学家精神,见证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行稳致远的“吴伟仁星”。
在命名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充分肯定吴伟仁院士在航天测控通信、深空探测和国家科技发展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特别是在遥测遥控、深空测控通信、“嫦娥二号‘一探三’”“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工程等方面作出的创新性、开拓性贡献。
吴伟仁院士是我国航天测控通信与工程总体技术著名专家、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是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战略科学家。吴伟仁院士高度重视并主持开展我国深空探测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论证工作,目前,正致力于推动探月工程四期、月球科研站等工程规划论证工作。
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崇高荣誉,获批后将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永载天文史册。此次命名的“吴伟仁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于2011年6月获得国际永久编号281880号。2020年4月,由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和紫金山天文台推荐,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设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吴伟仁星”的正式命名获得一致通过。
据测算,“吴伟仁星”绕日运行周期约5.75个地球年,轨道半长径约3.21个天文单位(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天文单位=1.495978707×1011米),轨道倾角约为17.2度。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