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报道 中国自然资源部近日公布东海部分海底地理实体标准名称,引发日本媒体关注。
据日本《产经新闻》6月25日报道,23日,中国自然资源部在官网上公布了50处东海部分海底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除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周边海域外,还涉及了冲绳本岛海域内的日本专属经济区。这被认为是在石垣市议会通过尖阁行政区划名称变更议案后,主张对其拥有主权的中方采取的对抗措施。
报道称,此次公布的海底地理实体名称中的“钓鱼海底峡谷群”“钓鱼洼地”“赤尾海脊”部分得名自中方对尖阁诸岛的称呼“钓鱼岛”和“赤尾屿”。根据公布的坐标方位,名单中的地理实体还有一些位于被中方视为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冲绳海槽”周边海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22日的记者会上将尖阁更名议案称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挑衅”“并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报道指出,除勘探海底资源外,中国似乎还在为支撑其大陆架外部界限的主张搜集海底地形资料。未来中方还可能将这部分海域的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向国际航道测量组织(IHO)下辖机构——国际海底地名分委会(SCUFN)申请注册。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