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中法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已正式在轨交付自然资源部投入业务应用。
据了解,中法海洋卫星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批准立项,自然资源部是卫星用户。卫星在距地520公里的轨道上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每天绕极地飞行14轨,下行数据由双方地面接收站实时接收。在轨运行期间,卫星获取的全球海面风场、海浪谱产品在台风、飓风、海浪、南北极海冰监测示范应用中效果显著,将在全球海洋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在国内40多家用户单位使用。
中法海洋卫星于2009年批复立项,2018年10月29日成功发射,2019年9月9日在轨测试通过专家评审。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