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樊巍、杨川) 经过武汉市环境信息中心一年的准备与开发,武汉市环保地理信息系统日前已初现雏形。该系统不仅可对全市环境状况有一个直观、可视化的了解,还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使环境规划、建设和管理变得直观、轻松和高效。
地理信息系统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简称GIS系统。武汉市环保地理信息系统由市环保局研发,它在传统GIS系统上整合环境资源信息,可分析和处理在全市辖区内分布的各种环境状况信息,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目前,武汉市环保地理信息系统除具备鹰眼、测量等普通GIS系统功能外,还将全市电子地图分矢量和影像两种模式,其中中心城区比例为1:2000,远城区比例为1:10000。通过该系统可查看全市地表水、空气质量和声学环境功能区划图;查询各监测点位数据,阔揽了全市饮用水源、河流、湖泊、河流湖泊排污口、噪声显示牌、功能区噪声、交通线噪声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及相关数据,调阅全市各期空气质量日报曲线图和中心城区取水量饼图;了解全市重点污染源信息及排污口基础信息及历年统计数据;长江、汉江武汉段沿江排污口点位及相关数据。为更好服务于环境规划与管理,还缀入了环境空气质量、城市区域噪声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今后,该系统将融合武汉市环境管理各项业务流程,在数据表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数据的空间分析,利用图层叠加和线性、统计分析工具,建立环保GIS空间分析模型,同时加大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发现环境与污染之间的内存关系和规律,为环保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环境突发应急事故中,利用GIS、GPS、实测污染物数据结合分析模型,快速、准确计算出污染源扩散情况,按照相应处置预案,提供合理的处置方案。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