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国内观众很难在一场会议中听到这样的致辞:
先用一分钟致敬当地土著,又花了一分钟用土著话欢迎在场嘉宾,又用了几分钟时间介绍午餐地点、安全出口和场地分布……最后才是主要观点。这一点倒是与绝大多数国内会议的致辞都大相径庭。
这样的致辞出现在第十六届地球观测组织(GEO)全会上,致辞者是澳大利亚环境地球科学处处长Stuart Minchin。
11月是堪培拉的春天,关于在这里举行的会议和它的主办方还有很多可以说的故事。但在了解这些之前,有必要从联合国的故事说起。
1945年联合国成立之初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联合国的诞生作为主要标志的新型世界格局形成了。联合国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国际组织之一。
虽然冷战期间联合国的作用饱受诟病,但其后随着内部改革逐渐行进,其影响力也在日益恢复。
现在联合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各种决议形成的文件发挥作用。联合国形成的文件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公约/条约/宪章类
宣言/规定/说明类
第一类较为正式,其中公约最为正式,是国际性具有造法性质的文件,一般来说涉及多个国际组织。而条约的约定主题较少,宪章则是国际组织章程。
第二类一般表示签订的各方无意建立有约束力的义务,而只是表达一种共同的意愿,但也有一些宣言逐渐演变成国际法,从而具备约束力,例如《世界人权宣言》。
目前联合国官方在册的第一类文件总数是160条,第二类是222条。但近年来几个文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尤其是联合国五大使命之中的可持续发展使命。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