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六张地图见证南昌巨变

9月21日上午,记者走访省测绘局,从一张张地图的变化中看到了南昌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据省测绘局熊牛儒副局长介绍,如今的地图出版早已不像过去每年更新一版,甚至两三年更新一版,而是每两三个月就要修正再版,因为城市的变化实在太快了!

  中广网南昌9月24日消息 9月21日上午,记者走访省测绘局,从一张张地图的变化中看到了南昌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据省测绘局熊牛儒副局长介绍,如今的地图出版早已不像过去每年更新一版,甚至两三年更新一版,而是每两三个月就要修正再版,因为城市的变化实在太快了!

泰伯网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南昌府志》三湖九津全图

泰伯网
  1927年《南昌市全图》

泰伯网
  1949年《南昌市区暨街道图》

泰伯网
  1977年《南昌市城区图》

泰伯网
  2008年《南昌市城区图》

泰伯网
  1977年与2007年的《红谷滩航拍影像和卫星影像对比图》

  摊开2008年5月第一次发行出版的《江西省地图集》,熊牛儒副局长指着一张按照清代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南昌府志》三湖九津图,对记者说:“看,这就是现存最早的南昌地图。”

  清代南昌是江西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江西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区域经济中心。清代一口通商时期,该地区曾出现转运贸易的繁荣。在贸易的带动下,南昌城市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这张显得比较粗糙的清代南昌城区地图上,南昌的“七门九州十八坡”都清晰标注着,江南名楼“滕王阁”、“绳金塔”也都清楚地绘制在上面。

  除了清代同治十二年绘制的南昌地图,熊局长还给记者展示了1905年绘制的《南昌城区图》、1927年的《南昌市全图》。解放前的南昌城区地图虽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叠山路”“阳明路”等路名开始出现在南昌的道路中。采访中,熊牛儒告诉记者,南昌以古代历史名人字号命名的路,是全国所有城市中最多的。上世纪三十年代,蒋介石在南昌期间,以历史名人的名字命名了8条道路,其中就有叠山路、阳明路等。

  地图跟着南昌长,看完了解放前的南昌城区地图,在省测绘局记者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南昌城区地图,这成为反映60年来南昌城市发展轨迹最准确的镜像。

  1949年、1977年、2008年和1977年与2007年的《红谷滩航拍影像和卫星影像对比图》的四张地图,从横向看,逐一呈现了城市发展这条轨迹在不同阶段的具体内容;从纵向看,则由过去到现在,展现出一个古老城市的现代化脉搏。

  “1949年,南昌城区面积是8.28平方公里,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南昌城区面积扩大到79平方公里,而到了现在,城区面积已经扩大到了210平方公里。每编一次地图,都有许多新的区域、街道和地名产生。南昌实实在在发展了。”熊牛儒在和记者交谈中流露出这样的感慨。

  近年来,随着南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变化日新月异。据南昌市有关部门统计,从2001年开始,南昌市城市面积递增迅速,由2001年的85平方公里扩大到了现在的230多平方公里,到了2020年还要达到350多平方公里。

  与此对应的是,城市人口也在增加。目前,南昌城区人口数量已突破220万,而到2010年,南昌城区人口数量将达到300万。(记者 熊亮)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

下一篇

甘肃建共享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