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一键通”:导航产业的自我“救赎”?

  “导航产业似乎陷入了发展怪圈,在一条死胡同里越走越深。”这种论调似乎有些不和谐。因为所谓的导航产业的业内人士好像仍陶醉于产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或现实或虚拟的利好之中,并意气风发地充当着“导航产业前景一片光明”的鼓吹者和布道者。

  这种“陶醉”也是情难自禁的。毕竟有太多的权威言论和数据为导航产业的美好明天提供了佐证。“死胡同论”的持有者看来并不迷信抽象的言语和数字,他们努力拨开迷雾,洞悉产业的本真面目,得出了诸多与主流声音相左的结论。结论集中的着力点在于,导航产业这块蛋糕数十年来并未真正做大,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之于产品,服务始终是导航产业的软肋。长期愈演愈烈的产品功能导向让整个产业从初期的一路狂飙到逐步滑向泥潭。服务导向发展之路被奉为不二法门。

  且不论孰是孰非,若现实真如后者所言,导航产业内的诸君就不得不面临一场走出泥潭的自我救赎了。救赎之门何在?一些看出端倪的“先觉者”已经开始行动:城际高科“一键通”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这种与通信行业“一键通”(PTT)及“12580”业务异曲同工的新的导航服务概念,基于服务导向,为导航产品用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位置服务及相关联的其他增值服务。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作为一支“先遣军”,“一键通”真的是导航产业自我救赎的法宝吗?它会为导航产业带来怎样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泰伯网

城际通GD200

  戴着镣铐的舞蹈

  近年来,关于中国导航产业的乐观调子不绝于耳,种种溢美之词和貌似繁荣的市场表象让人们心生醉意。一派集体狂欢的热闹景象。

  然而,这种集体狂欢说到底不过是戴着镣铐的舞蹈。

  何出此言?时至今日,导航产业“蛋糕”并未做大,反而被拘囿于“围墙”之中,身陷囹圄。与其他众多产业一样,导航产业在经历了初期的快速发展之后,遭遇瓶颈,诸多问题和麻烦也接踵而至。这已经开始刺激很多人的神经了,包括一些沉浸于狂欢的人。

  相对于产品功能,服务的滞后甚至缺位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要真正不断扩大目标客户群,让更多的消费者能体验到真正意义上的、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导航功能,还是要靠服务,惟其如此,导航市场蛋糕才能真正做大。因为让用户更方便、更快捷、更满意是导航产品提供商的终极指向,这无疑在要在完善导航产品功能的基础上,更多的要靠完善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服务来实现。”这是在导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城际高科公司的决策层一位人士的声音。

  这种认识应该是伴随着导航产业的发展逐步明晰起来的。一开始生产厂商似乎更热衷于产品外观和性能的打造,以此赢得消费者的垂青。从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导航产品生产商以功能导向为主旨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策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导航产业度过了最初的市场导入期,已被众多的目标消费人群接受。

  现在看来有点不合时宜了。导航仪繁多的功能和繁琐的操作让消费者望而生畏,特别是开车用户在手脚都被占用的情况下,更是对此头疼不已。然而生产商商却仍乐此不疲地冀望以功能取胜,而忽视服务。“主要就是卖产品,其他的就很少管了。”加之导航产业价值链的不明晰,各企业产品之间技术标准不统一,运营服务不规范,导致了导航应用产业链形成了恶性循环,进而影响了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质量。消费者希冀的便利服务化为了泡影,影响消费信心在所难免。

  雪上加霜的是导航产品市场的一片乱象。“山寨现象”早已延伸到导航产业,种种不知其名,不知生产厂家的“山寨机”充斥于导航电子产品市场。“山寨”导航产品采用盗版地图,不能升级,而且属一次性买卖,没什么后续服务可言,因而价格十分低廉。与正版品牌机动辄几千元相比,“山寨机”只要几百元甚至更低的价格就能买下,而且功能齐全,在市场上很是“吃香”。当然更多的消费者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买盗版,没有任何利益保障,买正版,较高的价格让其望而却步,他们对于导航产业的信心在持续被消磨。“山寨机”的大行其道给正版导航仪生产商和销售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甚至令其苦不堪言,他们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整个导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了。在导航产业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山寨版”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一大顽疾。

  “城际通”式的救赎

  何以救赎,以打开舞者的镣铐?所谓“先觉者”们已经开始了或明或暗的发力,意欲搅动导航“江湖”。

  城际高科作为其中一员,显得踌躇满志。蛰伏、思虑、研发、实验……相似的路径,不同的指向。当城际高科新鲜再出江湖时,让人感到一股锐气,看来他们是有备而来。

  城际高科的高管们公开宣称,公司正在进行战略转型,即由原来的导航电子生产企业向服务型产品供应商的转变,今后公司所有的发展策略都将以服务为中心。“要实现救赎,就得往上游走,而上游不外乎服务和品牌,要想做强服务,塑造品牌就应找一个落脚点和突破口。”落脚点和突破口就是该公司旗下的主打新产品城际通“坤达J630”导航仪的“一键通”服务功能。如此看来,城际高科已然把“一键通”放在了突破“围墙”,实现产业突围的最核心位置。

  无独有偶,说来这与手机产业巨头诺基亚公司由产品向服务的企业战略转型异曲同工。竞争加剧,市场增长变缓,利润走低,外加受到水货,翻新机,山寨机强力挑战,手机产业显得骑虎难下。信息的叠加,无不预警着手机终端未来的利润逐步降低,而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价值将逐渐上升。早在两年前,诺基亚开始布署互联网战略。并于2007年,在多个国家同时推出互联网服务品牌OVI战略。随着3G 技术的发展,手机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正在逐渐加快,诺基亚OVI战略已经悄然在中国实施。

  “服务”一时成为电子产业的新希望。

  “一键通”如何落实“服务”?应用城际通“坤达J630”导航仪的“一键通”服务功能,用户即刻实现电话机与城际高科的“后台呼叫服务中心”直接连接,寻求全程“主动语音帮助”。这种服务类型在业界不是新闻,也不仅仅是城际高科一家企业在做研发和推广。其实在两年前,就有很多专家和学者提出这一概念,终端生产商也是不断的探索和生产了一些产品。市场状况仍处于起步阶段。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即是:“一键通”到底如何定义?这一服务的新模式涵盖了多少内容?

  城际高科在完善“一键通”导航的概念上,提出了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的观点。这一关联技术的研发,就将原始的通信“一键通”理念向前推了一大步。出行时,按一下“一键通”按钮,即刻电话连接至城际高科的后台服务中心(或称“呼叫中心”),实现与服务人员的直接交流。服务人员除为用户规划导航线路外,还借助公司建设的强大互联网服务平台,及时提供诸如酒店、票务、休闲娱乐、SOS等全面的目的地信息及相关生活搜寻服务。这无疑把用户特别是开车用户从繁复的操作中解放了出来,同时变单向的人机“对话”为用户与导航产品开发商的双向互动交流,服务也更加丰富。

  城际高科决策层对“一键通”期望值不低。他们甚至已经开始认为“一键通”服务的落地,让他们撞开了拘囿产业发展的“围墙”,已然“露出头来”,实现了在信息化社会更广阔的产业背景下新发展的开始。而“一键通”恰恰是信息交汇的“轴线”。

  客观上讲,“一键通”的出现的确为消费者提供了很好的后期服务,这种突破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更新,更多的是一种服务的搭载。纵观行业状况,这一服务产品的推出,也不失为一种打开镣铐的“救赎”之选。

  问题是:“一键通”真的就能打通这个产业发展的“死胡同”吗?它所带来的产值在哪里呢?

  部分专家和一线企业家告诉了记者一些问题关键点。“实际上,这种服务产品的出现更多的是体现了导航企业发展理念的转变。”国家测绘局的一位相关官员说道。

  首先,“一键通”的语音服务后台是基于现有的互联网技术之上的技术集成和应用。是互联网技术为其提供的所有技术可能,呼叫中心的建设只是一个技术体现,其根本的节点在充分的互联网信息。互联网与呼叫中心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生存关系。业内同仁也是准确抓住了这一关系,并展开利用,从而构建了“一键通”的强大基础。

  其次,服务产值的衍生是产业生存和推进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前期的呼叫中心服务可以作为试点,是一种无偿的配套行为。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一些风险。目前,大多数厂商对“一键通”的技术革新和配套服务认同不一,对于服务模式的改变这些厂商仍然举棋不定。“寻找到合适的产业突破口时,我们会推出增值服务,即:有偿提供‘一键通’服务”,城际高科的当家人说,“那时,产品的导向性会很弱,消费者无需担心产品价格的上涨,所带来的服务导向会更加突出,产品本身的一部分价值会转移到服务上来”。

  最后,“一键通”在某些技术点上还是有不足的地方需要完善。新解决方案的制定、应用和推广,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如果我们不去积累完备的东西,草率上马,很难带来导航产业的整体突围。

  暧昧的“救赎”?

  颠覆传统的导航产业发展理念,变单一的、平面化的位置服务为多样化的、立体的关联服务,依靠强大的后台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引擎,整合海量的信息资源,不光解决“怎么去”的问题,同样为用户解决去了“有什么”、“做什么”的问题,为用户提供生活态、分众化的服务。这显然是导航产业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车载导航“一键通”功能似乎已经初步解决了一些这样的问题。

  不光车载导航,个人移动位置服务也是如此,导航与通信技术的融合使针对个人的移动位置服务成为发展的大潮流。

  据悉,城际高科将推出“城际通”导航手机,在手机里装载电子地图并植入导航软件,将导航服务与手机功能融为一体,同样为用户提供“一键通”导航服务。导航手机已没有神秘面纱,但是蕴藏着强大服务能力,以导航为主功能菜单的“城际通”手机还是很值得期待。

  一系列低调的市场暗战,不免让人猜测,未来的导航产业将发生怎样的风云变幻, “一键通”到底能伴随这条救赎之路走向何方,未来的产值能否延续高态势增长?

  在面对“一键通”这样一个导航产业的新生力量时,我们对其充满期待的同时,上面这些问题似乎还多少有些暧昧,毕竟一切才刚刚开始。但至少,服务功能的主导地位必将占据绝对主动。

  创新商业模式,走专注服务之路,政府和行业协会层面,是有共识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官员不厌其烦地说,“十一五”规划将进一步加大对导航产业的投入。要把导航产业链条进一步细分,让导航服务企业、产品制造商、运营企业在各自领域迅速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导航应用产业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

  业内的资深人士也说话了,他们认为今后我国导航产业整体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以导航为核心的功能多样化为产品增值;二是通过加入服务和普及性的价格不断推大目标客户群。显而易见的是,要激活现有导航产品存量市场,主要还要靠整合互联网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

  目前,虽然在导航领域的主体还不是服务型的导航企业,但“依靠服务、做强服务”的理念已经被更多的企业所接受。可以说,城际高科们点燃了中国导航企业专注服务的“星星之火”,它是否能给我国的导航产业走服务之路带来“燎原”之势,又是否能激发新一轮诸侯争霸的导航商战,现在尚无法预见。

  无论结果如何,充分认识“服务导向、互联网基础和导航产业未来”之间的辩证关系,势必加速中国导航产业的自我“救赎”步伐。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