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建成启用,近日又传出消息,自然资源部正在考虑引入优质企业,推进其“企业化运行、商业化服务”。
泰伯网获悉,目前自然资源部相关部门正就该项工作的落地,进行可行性研讨。
1.2700座基准站要开放
2012年6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全面启动了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经过4年多建设,国家测绘部门于2017年全面完成了工程建设。
作为该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也同期完成建设并正式启用。该系统包括一个2700座站点规模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一个国家数据中心和30个省级数据中心。
其中,基准站网包括410座国家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以及各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和地震、气象等部门建设的2300余座站点资源。分布上,东部点位间距大约30公里,西部大约50-70公里。
该系统以北斗导航系统为主体,兼容GPS、格洛纳斯、伽利略等卫星导航系统信号,实现了我国陆地国土以及近海领域全覆盖。据了解,它可针对不同用户提供多层次服务,可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亚米级服务,为专业用户提供实时厘米级、事后毫米级服务。
在正式运行两年后,今年4月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司长武文忠在接受《中国测绘》采访时表示:“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协调各省级主管部门以更高的站位和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将原测绘部门组织运行的基准站网进行整合,引入优质企业,在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各方利益、履行好法定义务的前提下,实行企业化运行、商业化服务,形成自我积累、良性发展的局面。”
事实上,在2017年该系统正式启用的新闻发布会上,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领导已经明确提出,“企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可以开发各种应用终端,提供高品质服务……我们欢迎、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充分利用全国卫星导航基准服务系统进行开发,挖掘其巨大的商业价值。”
也就是说从该站网建成起,国家测绘部门就抱着开放的态度,希望能引入企事业单位力量,充分挖掘其商业价值。
泰伯网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了解到,由2700多座站点形成的基准站网实行“企业化运行、商业化服务”,主要是指在应用领域进行商业化开拓。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冯先光主任表示,企业可以利用基准站网去做商业化的应用,但基准站作为国家测绘基准设施,不可能直接交给企业运营。
2.商业化从免费开始?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首席专家曹冲也表示,把整个站网交给企业的可能性不大,站点的管理、维护成本非常高,没有哪家企业能承担这么庞大的站网资源。另外从站网本身来看,它的运行也需要自然资源部进行统一调配,如果真要交给企业,可能后期很多工作就很难推动了。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