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数据,人们正在享受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利。
但信息时代,数据系统间的壁垒也着实令人尴尬。尴尬到已有地方领导因批地被拘,只因所批地块在不同系统上显示不同的属性。
日前,在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大纲(2019版)》中,明确要求新增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系统。此外,再加上此前就已经在推进的天地图国家地理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地质云、国土资源云……单纯就自然资源系统而言,已有多个数据平台并行。
泰伯网针对这些数据系统的服务情况展开调查,主管部门各司其职指导搭建适应自己智能属性的云平台服务系统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些数据系统在完成各自使命的同时,也在严重制约着数据的共享。
01
数据壁垒带来法律问题
“上层不需要数据共享,基层对数据共享有需求,但目前各业务口的互通共享还没有解决。”采访中,还没完成三定方案的厦门国土系统一位负责人向泰伯网道出数据系统壁垒的现状。
众所周知,厦门是“多规合一”试点城市中的成功范例,其“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在协调项目用地和控制生态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泰伯网在采访中发现,厦门林地与耕地仍存在30%的重叠,而这个重叠处在林业资源图和国土资源云上显示着不同的属性,这种重复设置既影响当地地籍调查,也影响之后的土地审批。该负责人表示,“可能根据国土资源云上显示的信息批的地块,会触及林业资源,因此就有可能会违反林业法,不仅是陷入尴尬境地,很可能会触及法律。”
这种数据系统的壁垒并非只表现在批地方面。有业内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据系统壁垒对政府来说很容易导致资源浪费,我们公司就曾经对同一个地方做过不同部门的测绘作业,只是作业时对测绘的标准不同。”像这种重复作业,绝对是对政府资源的浪费,但是因为数据系统之间存在壁垒,数据不畅通,标准不统一,为了获取各自部门所需数据,这种重复作业又必不可免。
不过,他也坦诚,“正是因为数据系统存在壁垒,数据不畅通,测绘企业因此有更多业务。一旦数据系统壁垒打破,数据畅通,政府所需数据对测绘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可能对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来说是更大的机会,但是会有一批技术较低的企业面临生存困境。但是数据共享是大势所趋,打破数据系统间的壁垒不可阻挡。”
02
障碍源于顶层设计?
既然数据系统壁垒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数据共享已成大势所趋,那么为什么依然没有像自然资源部机构重组一样,各系统合并组建一个完善的系统平台呢?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