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不等待。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同月,我国大地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建立。
40年后,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会后不几日,我国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开始服务全球。
从1978年至今,40年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20多倍。
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稍晚一些,直到1990年中后期才逐步从国家管控的领域向商业化、产业化演进。
1995年,我国陆续推出多项测绘新政,并于7月1日施行了《测绘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这一年,我国第一台国产的全站仪在南方测绘诞生。第二年,科技部启动了第一次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评测工作。
商业航天的萌芽则出现的更早。1992年10月,牟其中成立南德商用卫星公司,其投资的卫星3年后在俄罗斯的发射场成功升空。
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评工作催生了一批软件企业,并在1996-1999年间集中出现。同一时期,高德、四维图新等企业也开始进入汽车导航领域。2000年末,我国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建成,继美、俄之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我国快速行动,在2001年“数字中国”发展战略与政策论坛上,形成了《关于我国应尽快将“数字中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的建议》。
随后,由数字中国到数字城市、再到智慧城市,这一浪潮如今已在国内形成了近10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2005年,地图公司开始进入互联网巨头的菜单,搜狐首先收购了Go2Map及图行天下。转年,中国移动推出了“手机地图”业务。这波潮流直到2013年后才达到高潮,当年百度收长地万方,次年阿里收高德、腾讯入股四维图新。
同年,全球空间信息产业第一家中文媒体3sNews(泰伯网前身)创立,产业化的记录者也出现了。
北斗试验系统建成7年后,北斗产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出现:2007年,与北斗试验系统同年成立的北斗星通在深交所IPO。三年后,另一家航天概念公司欧比特,作为商用航天卫星公司也成功上市。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