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晚进入交通信息化领域,却成为中国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交通信息化企业,并展开融资、扩张的羽翼;没有公安部项目的实践,却以交通信息化优势中标“北京奥运交通设施GIS”项目,让北京成为首块试验田;定位于交通信息化,却将触角伸向分众传媒这片蓝海,在传媒领域撑起一线天……
近期,北大千方,这个交通信息化领域的后起之秀备受IT界、交通运输界关注,这一切正源于北大千方的一步好棋。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投巨资改善交通硬件设施,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在全世界已名列第二,国家规划的8万多公里道路建设已完成过半,管理和养护工作慢慢浮出水面,交通信息服务的软件设施投入由此迎来高峰期,信息化成为必然选择。
借助自身的软件开发优势,搭乘交通信息服务软件设施投入这趟机遇列车,北大千方迅速走上快车道,也决定了其现今颇惹人眼球的发展势头。
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黄丹侠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对这步棋进行了详细解释。
转变发展战略 瞄准交通产业
“的确是这样,北大千方进入交通信息行业比较晚,但我们进入的时机很好!”谈及北大千方2006年发展战略的转变,黄丹侠直言。
2006年前,北大千方是一家立足于信息化产业,目标指向数字城市前沿科技,致力于“国际软件民族化,民族软件国际化”的高科技企业,与国内外知名IT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客户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系统、完整的服务。
2006年,北大千方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扎根于交通信息领域,并专攻于此。在黄丹侠看来,这个果断的决定既切合交通行业发展现状,又能给公司发展带来难得机遇。
“前几年,交通行业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时期,对于交通行业信息化投入并不大。如今,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交通行业发展的突破口,日益提上日程,软件投入成了重头戏,进入发展高潮。北大千方有长期积累的软件开发和数据采集、处理经验,在这个时期全面挺进交通信息化领域,时机非常好!”黄丹侠解释说。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汽车需求量的增加,让整合交通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部制改革也使城市交通的部分职能划转到交通运输部门,交通负荷必将逐步加重,更需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缓解压力。
有需求就有市场。在交通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时期,重土建轻信息化,做机电工程的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如今,市场上很多交通信息化公司大多从机电工程公司逐渐发展而来,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转型过程,交通信息产业恰似一轮刚从山间露出半边脸的朝阳行业,面对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大千方跳过了这个转型期,从一个纯软件公司的角色转化过来,相比同行业公司,在软件研发的能力上要强一些”。黄丹侠讲道。
时机是恰当的,但深厚的积累不可忽视。早期,北大千方的国土资源勘察、数字城市等业务在信息化领域积攒下不少经验和有用数据。为交通部做规划信息系统项目更使北大千方有机会建立全国交通属性数据库,这是其他公司无法企及的。
“各类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前景非常好,我们看好这个领域。我们认为,交通信息化这个产业蕴藏着极大的市场,能容纳很多家交通信息化企业,我们只是其中一家。”黄丹侠对这样的战略转变充满信心。
目前,北大千方走集团化发展路径,立足于交通信息化建设和服务,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交通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和交通出行媒体平台运营商。下设4家子公司,客户涉及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手机运营商、物流企业等多个方面。主要利润皆来源于各类交通信息化项目。公司正全力进行城市拓展,扩大服务网络。
上市纳斯达克 畅通融资渠道
2007年5月,北大千方引入Pinnacle基金1000万美元投资,并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交易。
2008年7月22日,北大千方获得北京软银赛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1500万美元PIPE(上市后私募投资)投资。本轮投资是赛富合伙人通过旗下软银亚洲投资三期基金,以每股5.8美元收购北大千方259万股普通股方式完成。
今年7月31日,北大千方从美国柜台市场OTCBB成功转到Nasdaq市场挂牌,成为首家登陆Nasdaq的中国交通信息化企业。
从时间表上能清晰看到,北大千方近年来没有停止过畅通融资渠道的活动。谈及融资,黄丹侠更加强调交通信息行业的魅力,“这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所以资本市场也比较看好!”
机遇是一方面,内功也是关键因素。对此,黄丹侠介绍说,北大千方之所以短期内成功,还在于公司无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我们公司的商业模式不单单是一个项目销售的模式,从信息服务的目标客户,到近期、中期、远期的战略规划,我们有一个整体的布局。目前,我们的战略目标是交通行业信息化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与一切交通信息服务及有关交通信息的运营,这是非常重要的商业模式。”
另外,黄丹侠也强调说,企业的发展自身素质是第一位的。公司之所以发展到现在的水平,离不开公司整个管理团队,离不开公司一贯的超强执行力。
熟知北大千方历史的人能够印证这样的论断。北大千方以留学归国科技人员和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硕士为主要技术力量,并与北京大学地学院进行着全面合作。
至于执行力,黄丹侠谈到了北大千方最直观的一个表现,即公司的规划、承诺都比较认真、切实,尽量做到量化,所以,年初承诺的市场发展目标,团队一定能按时完成。
“2007年,我们承诺的业绩超额完成了。今年,我们对股东承诺3000万美金收入,1000万美金盈利,GPS技术要覆盖到4大城市。我们执行的进度应该说完全符合整个承诺的时间表。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的目标又能超额完成。”黄丹侠说。
谈及上市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黄丹侠直言,“上市并不是公司最核心的目的,上市只是一个尽快抢占市场份额,加速企业快速发展的手段,是公司能够快速成长的一个外力。”
对于获得资本后的发展规划,黄丹侠坦言,收购与合作是必然选择,但范围会局限在交通信息领域,其他领域即使很有“钱”途,但也不会分心。
今年9月28日,北大千方成功收购了上海优途信息科技公司,将这家专业从事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应用及位置服务系统研究开发的高科技企业收归麾下,达成了上市后的第一笔交易。
“一般企业收购的时候都会选择业绩较好,增长速度较快的企业,像优途这样的他们一般不会选择。但我们的原则是,只要和我们的战略目标相吻合,即便不挣钱,我们也会义无反顾,不计暂时得失,大胆收购。”黄丹侠对于收购企业的选择标准做了重点说明。
由此看来,北大千方的收购计划是完全与其战略规划相吻合的,它要抢占先机,最大可能获取交通信息资源,以扩大市场份额。
利用核心技术 拓宽发展平台
“对于北大千方来讲,奥运是一个很好的练兵机会!”谈及奥运给北大千方带来的机遇,黄丹侠坦率地说。
奥运会期间,如何保证“鸟巢”周边的交通畅通?北大千方研发的“北京奥运交通设施GIS(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在诸多竞标者中脱颖而出,担负起大任。谈及取胜原因,黄丹侠认为是基于北大千方极具经验的团队,极强势的核心技术,极其认真的设计和理解。
虽然是第一次试验,但该项目在奥运期间成功运作,有效帮助了北京市交管局根据场馆分布及北京路网情况,及时优化奥运专用车辆的行驶路线,实现了奥运赛事相关交通服务保障。
奥运会之后,这套系统将会推广到全北京市,北大千方正在积极推进参与设计的北京奥运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尽快实施,为提高北京市交通管理水平贡献力量。
该项目中运用的GIS技术正是北大千方的核心技术。这个技术原来的应用面比较窄,很多行业还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现在,各行业都开始重视起这个针对空间属性较强行业比较适合的关键技术。
黄丹侠不无自豪地介绍说,“交通无疑就是一个空间属性很强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北大千方正是把原来的核心技术与行业应用结合起来,利用技术上的核心优势,打造出一个个软件产品和软件品牌,帮助交通行业通过IT建设,利用技术提升管理。”
一方面是GIS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是丰富的软件研发经验,北大千方进入交通信息行业后以井喷之势研发出诸多交通信息化产品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有效利用,解决了不少问题。
“随着政府从管理职能到服务职能的转变,对于交通的信息化工作也非常重视,所以我们的很多项目与相关的交通管理部门展开合作,项目执行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黄丹侠欣慰地说。
谈及对于每个项目都非常重视的数据采集、处理与发布工作,黄丹侠简要地说,“目前,数据采集方面主要是提高信息质量,处理方面主要是关于不同采集方式获取的不同来源数据的归口、融合与整理问题,发布当然是通过各种途径、比如手机、互联网、车载终端等。”
问及当前比较棘手的难题,黄丹侠脱口而出,“高架桥与辅路同时存在的情况,我们已经攻克。但交通流量还很难做到准确预测,目前正在努力化解这方面的难题。”
涉足传媒领域 做大产业蛋糕
为政府提供道路解决方案的同时,北大千方还看准了媒体领域,打算通过做交通领域的分众传媒,进而将整个交通信息的产业蛋糕做大。
2006年起,北大千方瞅准了交通传媒的商机,并快速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出租车顶灯背面的LED显示屏发布流动字幕广告和政府信息,迅速获得了3个城市的独家媒体经营权和信息经营权。
目前,北大千方在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出租车上已经获得了中国联通等大的广告客户。
“未来,北大千方还计划利用出租车座位之间的空间资源发布信息,LCD屏幕不仅可以提供互动查询,还可以切换成电视或播放广告。”黄丹侠非常看好交通传媒的市场空间。
有业内人士称,大力做好出租车媒体,一方面可通过广告或交通信息服务费挣钱,另一方面可获取城市内的数据,一举两得。从当前的发展情势来看,北大千方的选择是明智的。
目前,北大千方交通传媒还处于投入期,城市的扩张还在继续。谈及北大千方交通传媒的发展是否会对省市交通信息资源产生垄断时,黄丹侠说,“我们希望行业内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发展。在市场初始化阶段,联合比竞争更重要,我们的双赢意识一直强于竞争意识,就是一直希望能与别的企业共同努力,把市场蛋糕做大。”
附文:
黄丹侠,女, 2001年毕业于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MBA(金融方向),曾先后在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中旅集团公司任职。2002年起任香港第一城市投资公司副总裁并在其投资的中华假日旅游网担任CEO, 2006年至今任职于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