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经济动荡下开源软件迎来新机遇?

  银行倒闭、股市下跌、楼市低迷……金融危机让众多行业陷入危机时,却也给另一些行业带来了生机。财经网站创纪录的浏览量、产品热销的保险箱制造和经营商、受热捧的“省钱学习班”乃至忙碌的心理诊所等,都在“享受”着因金融危机而带来的益处。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波及到了IT行业,但业内人士却认为,可供免费使用的开源操作系统及开源软件将迎来春天。

  经济景气时期,各大公司不吝惜花费重金购买昂贵的操作系统和软件,但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使用物美价廉的开源软件的企业用户无疑会增多,因为这意味着节省一大笔开支。全球最大的开源组织Linux基金会主席Jim Zemlin就对开源产品的前景非常乐观,并称将把握住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机遇开拓市场。

  当然,经济形势并非刺激开源技术发展的唯一原因,SaaS、SOA、云计算等软件领域的新技术的发展,也将带动开源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SaaS在国内正日益受到追捧,越来越多的软件厂商希望进入SaaS领域,很多已经推出了基于SaaS的应用。SaaS厂商要保持继续以服务费用低的优势来吸引用户,必将采取更多措施来削减成本,而采用开源软件也将成为趋势之一。

  开源也开始频频受到SOA厂商的青睐,由开源社区主导的一些SOA项目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云计算对于开源技术来说,也将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趋势。如果你喜欢微软的开发工具,你可以使用。net,如果你喜欢开源开发工具,你可以使用Eclips和 NetBeans.云计算使所有的开发人员和开发工具处于相同的起跑线上,开源社区也有机会与其他厂商一起在"云"里竞争。

  不仅如此,就连一向都对开源并不“感冒”的微软也在今年频频向开源业界释出善意。微软一改过去开源“死对头”的角色,通过对话、交流、合作等方式日益融入开源世界。自文档格式 OOXML成为国际标准后,微软与其他文档标准在各个层面展开了互操作;在今年世界开源大会(OSCON 2008)上,微软一跃于Intel一同成为大会最主要赞助商,并且宣布每年向Apache基金会赞助10万美金,以支持开源软件的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微软首次基于开源许可证LGPL向开源社区贡献了代码,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变,也是对开源软件发展前景的肯定。

  而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开源软件也正迎来发展的关键时期。据了解,开源软件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十年的历史,自1999年起,中国政府多方位支持推广使用开源软件,并把支持开源软件作为振兴中国软件产业的关键举措,开始确立基于开源软件发展基础软件的国家战略。

  随着开源软件在国内应用的逐步推广,以政府引导、企业探索、应用普及为特征的开源软件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有统计显示,预计到2011年,我国仅Linux软件市场规模就将达到5.7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8%。

  同时,在我国“软件向服务转型”重要战略指导下,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探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与SaaS模式进行融合?怎样在发展开源软件产业的同时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开源软件产业走向更快、更强的发展轨道?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开源软件发展的“向服务转型”之路将是所有中国的开源人要努力的一个目标。

  机遇和挑战总是同时存在的,也许这次影响全球的金融风暴真的能给开源软件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但如何把握就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开源社区和开源企业。那么开源究竟能在现下动荡的经济环境中获得怎样的发展,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