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LE公司拟今年底发射卫星,2020年打造“人工流星雨”:高端的浪漫
![泰伯网](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8/0725/20180725050406825.jpg)
据环球网报道,7月18日,日本太空冒险公司ALE总裁在发布会上表示,ALE将于今年年底发射第一颗卫星,并将于2020年春季在广岛地区通过小型卫星向地球放出金属球实现人工流星雨。
泰伯评论:
ALE公司推出的人造流星雨定制服务开拓了我对商业航天应用的想像:人造卫星还能这么用!
伴随着一颗颗不同材质的金属球在大气层中与空气发生摩擦,燃烧后发出各色的光亮,每颗100万日元(约6万人民币)的费用也在燃烧(2015年定价)。这还不算携带金属球的人造卫星的造价。
这项代价高昂的定制服务,瞄准的只是高端用户,咱们普通人注定享受不了这份浪漫。
美国Planet Labs公司裁员:业务调整,我们好着呢
据《SpaceNews》7月18日报道,运营着全球最大遥感星座的行星公司(Planet Labs)7月13日裁掉了数十名员工。有消息人士称,准确数字是38人。
公司发言人拒绝证实这一数字,但称公司进行了业务结构调整:从“克服重大技术难题,转向开发商业产品和建立起成功的业务”。并称受影响人数“不到10%”。
泰伯评论:
Planet Labs成立于2010年,仅仅7年半的时间,由一家4人的初创公司已经成长为近500人的大型企业。
在2017年11月9日,Planet Labs宣布已经实现对全球每天一次的重复观测频率。目前,已经拥有200多颗卫星的Planet公司,研制和运营卫星早就轻车熟路,也不甘于只做一家遥感影像提供商。
在泰伯网早前采访中得知,Planet正在向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地理智能软件公司转型,不断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用于影像上,以提供增值分析服务。
作为商业航天的“前辈”,Planet Labs已经牢牢掌握了产业链中的卫星端和数据端,现在,它们在应用层面要做更多了。
蓝色起源第九次试射火箭,测试极限逃生技术:太空旅游不远了
![泰伯网](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8/0725/20180725050339377.jpeg)
据CNBC报道,美国当地时间7月18日,蓝色起源(Blue Origin)在该公司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发射基地第九次发射了New Shepard(新谢泼德)火箭。
这次试射主要是进行“高空逃生发动机测试”,该公司表示,这将把New Shepard火箭推向极限,以确保宇航员在飞行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能从火箭上逃脱。
该公司称这是一次成功的试射。
泰伯评论:
这是今年蓝色起源公司的火箭和太空舱进行第二次试飞。据报道,此次太空舱里,有蓝色起源公司的测试假人,来自NASA、公司和大学收集数据的有效载荷,以及来自公司员工的私人物品。
此次实验在太空舱底部增加了固体助推用于逃逸的火箭。在动力全开状态下,最大过载10个G,推力311千牛。虽然人类身体已经无法承受,但实验目标已经达成,蓝色起源距离私人太空旅行的目标又近了一点。下一步,蓝色起源若能成功运送公司宇航员,售票也就不远了。
印度ISRO将允许印企为其组装27颗卫星:印度商业航天要来了?
环球网消息,据《印度时报》7月19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日前签署一份自成立以来首份重大合同,它将允许印度三个企业——两个私营企业和一个政府运营的企业在未来三年内一共制造多达27颗卫星。
报道称,这表明印度的企业已经准备就绪,为开启印度太空计划下一篇章铺平了道路。
泰伯评论:
据报道,2017年4月ISRO首次雇佣印度阿尔法设计技术公司建造两颗大型卫星。此次外包企业中仍包括该公司,但卫星外包数量大幅增加。
印度航天近些年高歌猛进,虽然航天实力与我国还有差距,但其在全球商业航天外包服务中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在ISRO的鼓励下,印度私人航天企业的参与度逐渐增高。在全球商业航天赛道上,印度私企选手即将入场,竞争将越发激烈。
天仪研究院宣布完成1.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合情合理
![泰伯网](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8/0725/20180725050431844.jpg)
泰伯网消息,2018年7月20日,在2018年大数据空间信息应用博览会上,天仪研究院宣布已于日前完成1.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险峰长青、经纬中国、电科星河、名川资本等机构跟投,其中经纬中国和名川资本,也参与了A轮融资。本轮资金将继续用于新一代卫星平台的研发与迭代。
泰伯评论:
成立于2016年的天仪研究院,分别于成立当年和2017年4月获得千万级的天使轮融资和近亿元的A轮融资。
在国内外民营卫星公司中,天仪研究院的业务方向和商业模式独树一帜。天仪研究院切入科学领域,包揽卫星研制、发射、运营的全套工作,仅将卫星的载荷空间租给用户。
与耗时、烧钱的建星座业务相比,天仪研究院面向特定用户提供的短周期、低成本的服务,可以很快实现营收,也通过差异化和精准的定位避开了激烈的竞争。
虽然天仪研究院表示目前仍未盈利,但他们的潜力多番获得投资人认可,合情合理。
SpaceX发射第二枚Block 5猎鹰九号火箭:别看了,赶快行动
![泰伯网](http://www.3snews.net/uploadfile/2018/0725/20180725050503396.jpg)
北京时间7月22日13:50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美国弗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发射第二枚“Block 5”版本的猎鹰九号火箭。其一级火箭也已顺利在大西洋的无人船上回收。
此次火箭携带的是加拿大Telesat通信公司的Telstar 19V通信卫星。
泰伯评论:
此次发射的是“Block 5”版猎鹰9号火箭是马斯克宣布的该系列火箭的终极版。其在不进行翻新的情况下,一级火箭可利用10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其一级火箭是可以使用100次。
看看国内商业航天火箭发展进度:2018年上半年星际荣耀和零壹空间的两枚“国内首枚民营火箭”相继发射,7月5日,蓝箭航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朱雀二号”已完成全系统设计工作,计划在2020年首飞。相比之下,我国确实很落后。
但落后不要紧啊。认清技术差距加紧研发,找准应用方向尽快落地。商业航天需要的不仅是钱,还有时间。
本期商业商业航天周旦评严重延迟,是我的错,呜呜~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