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传共享单车ofo正以30亿美元估值寻求5亿美元融资

拿到新一轮融资可能才是辟谣的最佳方式,毕竟资本支持是最佳背书。

  6月9日,据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ofo正在寻求以3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目标5亿美元。

  这距离ofo上一轮融资才过去几个月时间,但对比ofo以及其对手摩拜的融资节奏,ofo继续寻求融资毫不意外,而且如果可以的话,ofo似乎还应该更快。

  从2016年9月开始,摩拜和ofo之间开启了融资大战,双方融资节奏同样紧凑。之后摩拜抢先在2017年1月完成D轮,接着在2月完成E轮,而ofo则在3月才完成D轮融资。

  ofo在D轮获得来自DST,以及其之前的股东滴滴、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等4.5亿美元融资。4月,又获得了来自蚂蚁金服上亿美元D+轮战略融资。至此,ofo已经拿到了至少6.5亿美元融资。

  而ofo的竞争对手摩拜,目前已经进行到E轮,投资方包含腾讯、红衫、高瓴、启明等。近段时间摩拜还被传已经敲定了8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约为30亿美元,摩拜老股东腾讯、TPG、红杉、高瓴继续加码,其他新加入的投资者还包括美国对冲基金Farallon,以及国内的两家自行车产业链的上市公司。

  摩拜并为对上述消息给出任何回应。

  不算双方尚未公布的融资,至少摩拜目前的融资进度已经超过ofo,而ofo看起来不得不快马加鞭进行新一轮融资。

  共享单车作为一项重资产投入的项目,需要大量资本来支持扩张。

  半年的时间,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已经基本布满共享单车,而且很多城市都不只一家,虽然还有三四线城市等待跑马圈地,然而国内市场已经从之前粗放的疯狂扩张进入到了市场营销战。

  但国内大战还没有打完,海外市场的号角却已经吹响,扩张上的战场已经转移至海外。摩拜、ofo、都已经出海了,重点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市场成为新战场。而且依然拥有大量空白城市等待他们的跑马圈地。

  根据ofo提供的数据,ofo目前已在全球5个国家120座城市进行运营,投入单车超过600万辆。

  今年5月,ofo前员工在一家社交平台上爆料,称ofo从高层到基层,“吃空饷、吃回扣”。ofo之后发布声明否定传言。这之后,又有对摩拜高层腐败的爆料,而摩拜之后也发布声明表示传言系恶意造谣。

  ofo、摩拜“腐败”与否外界没有实际证据,单凭传言很难判断真假。而且,这实际上和用户体验关系不大。但资本方会在意,双方管理效率很可能会影响资本对其前景的判断。

  拿到新一轮融资可能才是辟谣的最佳方式,毕竟资本支持是最佳背书。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