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正义网报道,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是指对卫星导航信号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通过通信设施将观测数据实时或者定时传送至数据中心的地面固定观测站。简单说,就是GPS的基准站,没有它,定位精度就差得远了。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宋超智说,修订法律之前,卫星导航基准站的建设面临风险:一是没有经过审批,就向国外发送基准站数据;二是直接利用公共信息网络传输数据;三是直接在非涉密环境下处理基准站的数据。“全国现有5000多个基准站,每建一个,就增加一个风险点。”
修改后的测绘法赋予了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宋超智说,待修改后的测绘法实施,首先要对已建成的基准站进行备案,对照国家标准和要求逐一审核,确保基准站建立数据安全保护制度。凡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基准站,将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测绘成果,并处三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卫星的寿命是有限的,其研发成本非常昂贵。在它有限的生命周期里,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正是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和倡导的。据统计,2016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产值约4360亿元,并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总产值或将突破8000亿元。国内外大型互联网企业谷歌、微软、苹果等纷纷推出互联网地图服务。如何发挥好监管职能,在最大限度地推进地理信息服务成果共享的同时,守护好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宋超智坦言,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面临巨大挑战。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