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an me 分享到微信

孙玉国:空间产业的下一个十年

如果不突破还是不行,在未来几年当五中,企业有些机会,继续盯着这些大的行业,要敢于往前迈。现在深度够了,宽度不够,要讲究一定体量,因为深度已经够了。

四维图新创始人孙玉国先生因临时有事,提前对接下来圆桌论坛要讨论的内容做了演讲,以下为孙玉国先生对于“空间信息产业的下一个十年”所作出的演讲(未经本人核实):

泰伯网

孙玉国:谢谢大家。首先抱歉,因为有事要急着先走,本来这个是昨天收到了微信,里面提了这三个问题,我非常高兴参加这个会议,跟大家去分享。但是这三个问题,刚才主持人也讲了,这三个问题我都答不上来,我回答不了这三个问题,特别是未来十年这个事,我看不清,看不懂。过去的东西也很难讲,为什么我看不懂?我也很难讲?因为这个东西要去基于数字,基于具体的东西来判断,而不是拍脑袋。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有一些直觉,今天我从直觉上讲一讲,如果过去的十年,我不知道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今年是2016年,过去十年,一般不这么讲。

我们在座的企业家回到一个点,不管怎么发展,机会在哪里?成长的点在哪里?这很重要。另外那个东西,从宏观上来讲,机会在哪里?这是很关键的,如果最终我们画了很大的饼,一块你都抓不到,一块都不在你的脚下,这是没有意义的。过去一段时间的发展,从发展的角度上,一个就是过去发展提三驾马车,一个是投资,一个是需求,一个是出口,从这个角度来讲,过去十年我们地理信息产业,国际化这个角度没啥说的,不好的就是未来的空间。另外一个直觉,一个是投资,一个是需求,现在地理信息产业基本面都是靠政府投资的,虽然有四维图新收入99%跟政府没有关系,所有订单来源于市场,来源于企业,很多还是靠投资拉动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看到,搭上了车的这些人,能很好的活几年。在传统企业出来的几个,搭上另外一个车,一个是移动互联网的车,一个跟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相关的车,甚至还有一些企业走的更远一点,举两个例子,比如互联网这个公司,包括像四维图新也好,高德也好,得益于这个东西。搭上了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车,我们很难成为独立的产品,你搭上这个车就往前走。手机行业也一样,做小零件的人,可能有两个大客户,支撑他上市了。我们这个体量,在过去发展里面,很多是在搭车这个环节上。

从资本这个角度来讲,刚才那个图,大家说为什么13年、14年才开始有?这个行业里到2010年才有几个像样的上市共识,才刚刚融了钱,才有能力做并购,之前没有,我们这个行业不会玩资本。但是过去另外一个亮点,人们开始玩资本了,只要进入资本市场的人,一下子拉了一个档次。我也看投资并购,2016年四维图新的案子最多,六亿多美金,我也算了一下,你分析饼图的意义不是很大,这是个案,并不能反映基本面。说明了什么?你没有资本的手段,想要用快速的发展是很难去做的,这个已经到了这个点。

这是过去,不讲太多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做的不好的产业里面,我们是国际化出口做的不好。资本运作刚刚开始学会玩,还是少部分企业在去玩。很多企业的成长,其实主要还靠政府的投资拉动,还有一个靠我们搭车,搭大的行业发展的车。我们原创的东西不多,过去有很多创新,但原创的东西不多。我接下来讲第二个问题,未来的十年,我说不清楚。我很愿意奉劝大家一句话,研究未来的十年,看看方向就够了,做五年十年规划,一点意义没有,除了给投资者讲故事。

这个快速的发展,任何一个大企业的五年计划是没有意义的,就是政府的五年计划有意义,他做预算,一下能下去。我还是愿意从未来来去看这个机会在哪,我愿意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一个是投资, GDP到六点几了,能够顶在六点几,这个程度已经了不起了,没有多少招,创新驱动也好,这还在后面。巩固它还得政府投入,政府一投入,我们这个行业还是受益者,一路一带也好,空间基础设施这么多东西投进去,我们还是受益的。

金融危机四万亿砸进去,有很多企业压根儿没有感受,我们多多少少有点感受,因为修路,跟搞基本测绘的有关系。我们发卫星这些东西,都是一大批四万亿的投资,在那批起来的,我们还不是最大的受益方,未来这个投资拉动还在。

另外我们看需求,内需这个层面来讲,还要拓宽宽度。我们现在很困惑的在讲很多故事,比如物联网的故事,在座有几个企业能做物联网,你就做点地图,怎么做物联网?车联网谈了很多,你不去踏过去,不去碰硬的,不去碰核心的东西,没法吃这碗饭,只能看着讲故事。如果不突破还是不行,在未来几年当五中,企业有些机会,继续盯着这些大的行业,而且要敢于往前迈。现在深度够了,宽度不够,要讲究一定体量,我们这个行业没有宽度,没有未来,因为深度已经够了。

还有关于资本,资本也到时候了,要有一些资本慢慢进场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无论是20%还是25%的成长,这是多么好的行业,就是10%增长,都比GDP快一倍了,为什么那些人不进来?这是有问题的,你做的这个事体量大不大,这个行业适不适合规模化的经营,只要适合,一定会有资本进来。在这里面我们另外一个要关注的点,这些企业家要去关注资本,你如果不去参与到这里来,最后会被别人落下,有资本能力的和没资本能力的,在未来竞争当中会变得有天壤之别。

我还想到关键的一点,创新驱动,我们原来创新驱动讲三驾马车,现在不提这三驾马车了,现在叫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我们讲了很多新技术,我觉得有很多新技术,我们讲很多也很好,没问题。可是有一点,这点我是同意陶闯的一个判断,而且我更想要强化。在未来的十年当中,可能没有哪一项新技术革命,对我们这个行业具有这么大的冲击力和每个人逃不掉,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

这个行当里传统就是地理信息的获取,对地理信息的处理,然后发布,原来自动化就在做。我们现在从模拟到数字化到全自动化,不就干自动化的嘛,解决还是解决位置的问题,没有解决where。大数据的结合,阿尔法狗的故事不讲了,这种创新,我同意他的看法,算法没有革命,有大数据的样本,遥感影像有可能基于样本,遥感影像未来十年可能有很多人要失业。

从信息处理到应用层面,我们那么多年讲决策支持系统,干不了,为什么?做不了出来。有大量的样本空间,人工智能就能干了,那个系统就能实现决策支持系统了。原来我们设想的那些东西都来了,因此从传统的数据获取到处理,陶总说大数据,大数据在我们行业应用最成功的是什么?是实时交通信息,这个东西是靠100%大数据,服务器在那儿算,把腾讯、百度的数据接进来,完全是大数据来的。这个东西不是很远了,我要说的观点就这么多,我不展开,有时间可以展开一点。

最后我想说一句,与其你去想做什么,干什么。首先你问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你眼下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去想应变,什么叫应?应知道你在变,才能去变。现在你要快速的反应,这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你有没有一套系统?你的技术人员发现趋势变化,快速响应,快速行动,这个东西比你在讨论未来十年什么样有意义的多,要建立一个体系,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团队,你拥有这个团队,能快速去应变。建立这样的体制,比你做一个五年十年的规划要有意义的多得多,这是我给大家的一个意见。谢谢!

喜欢您正在阅读的内容吗?欢迎免费订阅泰伯每周精选电邮。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哦!点击

  •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

    {{item.created_at}}
    {{item.support}}
    回复{{item.replynum}}
    {{child.username}} 回复 {{child.to_username}}:{{child.content}}

更多精选文章推荐